02 2023-03

“沪上志愿坊”启动!学雷锋如何“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来源:
文汇报

pic_017.jpg

“3.5学雷锋日”临近,3月1日,“66梧桐院”徐汇区天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户外庭院,理发、小修小补等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正在开展;楼上,一场“沪上志愿坊”学术沙龙的首场活动同步进行。这也标志着“沪上志愿坊”项目的启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有了基层驻点。

与会专家认为,60年来,雷锋精神的内涵拓展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互促共进。因而在基层驻点,常态化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定期形成理论创新成果,能够赋能创新实践,提升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的能级与内涵。

现场,“沪上志愿坊”上海市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观察点揭牌,相关专家库成员代表受聘,天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与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合作签约。接下来,上海市将在全市逐步建设一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观察点,组建一支专业程度强、理论水平高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队伍,开展专家与基层结对驻点行动,举办系列主题沙龙,为上海市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雷锋精神,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晴雨表。“看到不良风气,人们就会用‘雷锋叔叔不在了’表示强烈的忧虑;社会文明向好,人们又会用‘雷锋叔叔又回来了’表示由衷赞叹。”

“雷锋精神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中,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倩介绍,进入新时代,随着志愿服务走向全民化,学雷锋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具体可以回到2012年,彼时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专有术语,并被写进中央文件。“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学雷锋有了鲜活的载体,融入日常、化作经常。”陶倩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拓展了雷锋精神的价值理念,成为彰显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主要载体;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了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涵,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途径。

pic_018.jpg

在她看来,雷锋精神来自实践,又引领着实践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的内涵不同,学雷锋活动的重点也不同,雷锋精神内涵的拓展创新引领着群众的学雷锋活动不断与时俱进,走向更高层次。

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雄说,上海在推进志愿服务资源整合方面持续发力,在切实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同时,统筹推进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方面,围绕民生领域“老小旧远”“急难愁盼”问题,上海推动邻里守望、扶弱济困、敬老助老等各类民生志愿服务项目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志愿服务全面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在生命救护等重要关头,以及进博会等重要活动中,志愿服务积极贡献力量,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助力。

机制保障,一份问卷推动激励机制完善

新时代以来,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成为学雷锋的新形式,并逐渐走向常态化——定期定点开展活动,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度化——不断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吸引力和感召力进一步增强。

“志愿者希望以什么方式来激励?”这是2015年底开展的问卷调查中提出的一个问题。

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俞伟没有想到,数据显示,超4成的人表示希望得到信用激励,是排在首位的选择。面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市文明办探索了多种方式,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举措文件。

2016年6月,距离《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发布仅过去三个月,在市文明办和市发改委的推动下,上海将在“上海志愿者网”上记录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大于核定数的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以及历年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表彰等志愿服务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正向激励。目前,有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大于50小时的183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纳入市信用平台。

去年,上海志愿服务进一步强化激励嘉许,推动《上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实施办法(试行)》在基层落地见效,完善评选表彰、宣传激励、信用激励、关爱帮扶、保险保障、礼遇优待、项目资助“七位一体”的激励嘉许机制,指导各区制定相关办法。

pic_019.jpg

杨雄介绍,在制度保障、礼遇下,上海整合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构建了队伍、基地、项目、活动全面发展的志愿服务基础体系。截至去年底,“上海志愿者网”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超过600万,比2021年增加70余万人,活跃志愿者达到129万余人。

而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和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张祖平不约而同关注到:志愿者的供需对接机制中,精准的岗位、精准的渠道、精准的保障,让志愿服务组织快速精准地招募到志愿者。

为此,徐家良提出:“志愿服务精神传播要与现代慈善和现代数字技术融汇一体。”张祖平也进一步建议:信息系统比较复杂而且发展变化快,要进一步完善全国的信息系统,具备数据统计、供需对接、线上培训、信息查询等基本功能。譬如在上海,志愿服务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助力服务绩效提升。基层志愿服务逐步信息化,志愿服务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无缝衔接、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充分整合,促进了志愿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