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徐汇区龙华街道龙南五村居民区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坐落在居民区内的龙南小学也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融入到了校园文化中。日前,一场名为“翰墨飘香,书写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活动在龙南小学举行。这里不仅有小志愿者们自己书写的书法展,书签、抱枕周边,还有他们动手改造的特色垃圾库房,将垃圾分类、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理念传达给更多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此次活动由龙华街道、龙南小学、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共同举办,发动校园里的书画爱好者加入“龙南小学秋海堂书法小志愿者服务队”,用硬笔、软笔书写垃圾分类宣传语,并在校园内展示。
这些作品充满了孩子们的童真和创意,将对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传达得淋漓尽致。有的同学用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写着垃圾分类宣传语,还有的同学自创诗词表达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垃圾分类有四类,我就用拟人的方法把他们比作是四个兄弟。”杭夏宇同学告诉记者,在他创作的诗词中,大哥是褐色干垃圾,二哥是黑色湿垃圾,三哥是蓝色可回收垃圾,老四小弟是身穿红衣的有害垃圾。
这种创新垃圾分类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表示,通过书法这种传统文化的形式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非常有意义,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保理念的熏陶。
记者了解到,这些作品都是由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徐宏斌和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专业团队指导同学们完成的。活动现场,“龙南小学秋海堂书法小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授旗成立,服务队的发起者徐宏斌也被颁发导师聘书。小志愿者们未来将继续在徐宏斌的带领指导下,做好翰墨书写垃圾分类宣传这一创新性的志愿服务。
“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将中国书法和绘画元素充分注入到校园垃圾库房的视觉提升上。”徐宏斌告诉记者,在保留原有宣传标语标识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化的手段进行改造提升。垃圾库房上用楷书、行书、石鼓文等字体书写“干、湿、可回收、有害、工具间、储物间”分类标识。小志愿者们还将垃圾房外观进行文艺的装饰,用色彩和图案强调其宣传标语,既保留了原有功能又增加了美观度,又能吸引更多同学的注意力和兴趣。
“翰墨飘香,书写垃圾分类新时尚”活动在龙南小学的成功举办,是一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理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通过书法这种传统文化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为建设美丽社区增姿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