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小学生爱心暑托班
第一期自7月3日开班至今
“进度条”已更新至三分之二
孩子“都快不想回家了”
为何家长不担忧,反而欣慰?
“全程陪同小朋友从教室到厕所”
让志愿者从惊讶到感叹确有必要
发生了什么?
九小时超长陪伴,一天的疲惫
被一瞬间治愈,又为哪般?
主持人 高嵩
专访
临汾路街道爱心暑托班
三班班主任 薛泽轩
周家桥街道爱心暑托班
学生志愿者队长、志愿者 童桔
上海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
南京东路街道办班点志愿者 孙丽敏
小朋友好奇心远超预期
志愿者“全程陪同”确有必要
非师范专业出身,没学过如何备课,在南京东路街道办班点,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学生孙丽敏主动摸索,努力将面向小学生的德语课程设计得有趣。
鉴于小学生大多没听过德语,她在课前播放德语版动画片,并选取日常用语、自我介绍、数字等简单德语作为教学内容,而非系统的发音、语法。
然而第一节课,孙丽敏就感受到了现实和预期的差距。动画片引入后,如何保持有趣?小朋友刚学完日常用语尚能复述,但一会儿就忘……
为此,她不断完善自己的备课,每节课减少知识量、增加巩固时间,并将知识点与趣味游戏结合。
学习德语数字时,孙丽敏先带小朋友过一遍数字,然后“开火车”——前一位小朋友说两个德语数字,后一位小朋友用中文翻译后,再说两个德语数字接力。
“老师,你一定要看好了,是谁先举手的!”由于存在比拼,小朋友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孙丽敏笑言,生活中,她观察到这个年纪的表弟表妹做游戏会非常乐于比拼,便想到将游戏运用于暑托班。有小朋友甚至注意到了德语名词首字母大写的情况,向孙丽敏抛来“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课程之外,志愿者也需保护孩子安全。开班前的培训上,孙丽敏对“志愿者需全程陪同小朋友从教室到厕所”有疑惑,但实践证明确有必要——小朋友爱玩闹,在厕所可能玩水、不小心被推倒,甚至发生一些矛盾和争吵……有志愿者在,可以及时制止危险或解决矛盾。
一些小朋友尽管调皮,但也让志愿者感动。有天,一位小朋友的水洒了,四五个小朋友纷纷冲过来,从书包里掏出纸巾,帮忙擦水。
“我去厕所拿拖把,地上的水我来拖。你们想帮忙,把桌子上的水擦擦就好了。”孙丽敏说。
话音刚落,又有两位小朋友冲过来,“老师我去拿拖把!”“老师我帮你拖!”
“最早去、最晚走”成常态
贴心陪伴让小朋友不舍离开
幼教专业出身,拥有三年班长、一年学生会主席经验,曾做过静安马拉松志愿者及阳光之家、悦苗园等帮助特殊人群的志愿者,还带领团队斩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高职组二等奖……
周家桥街道爱心暑托班学生志愿者队长、志愿者童桔在管理志愿者团队方面小有经验,但做爱心暑托班志愿者,于她而言还是第一次。
周家桥点位共三个班,每班均配备带班老师和志愿者。开班第一天,面对不熟悉的场地、人员稍有紧张,但观察、相处后,她发现志愿者们非常优秀,带班老师经验丰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协调志愿者,协助带班老师,统筹学生从早上入校到下午离校的安排……“最早去、最晚走”已经成为童桔在暑托班做志愿的常态,“要确保一切完序后才离开”。
童桔发现,三个班级的学生年龄不同,带班志愿者呈现的特质也不同。一年级的小朋友需要多加照顾,志愿者在上课、自习包括午饭分发方面格外细心,会帮忙把饭盒盖子打开,以免小朋友被烫到;二年级的小朋友稍微独立一些,志愿者做事注重稳妥;三到五年级的小朋友和哥哥姐姐年龄差距小、共同话题多,志愿者也更活泼……志愿者们也会主动询问带班老师,希望帮老师分担一些事。
虽然需要全天陪伴小朋友,但志愿者似乎并不把它当成一项待完成的工作,而是当成和小朋友一起参与的活动。童桔记得,有天做室内操时,志愿者们就跟随《大梦想家》的音乐,和小朋友一起跳了起来。
“我很喜欢某某姐姐,她教我折纸,这是我第一次学会折纸”“哥哥姐姐会帮我端饭、打汤”“我的班主任对我很好,很温柔,我很喜欢她”……小朋友的喜爱,让志愿者成就感满满;甚至有家长表示,孩子参加暑托班后,都快不想回家了……
每天都有新考验
但疲惫总能被治愈
“每一天都会有新考验。”薛泽轩是风华初级中学西校见习体育教师,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的他,学习过很多教育学知识,像如何与学生沟通、相处,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等。此次担任临汾路街道爱心暑托班三班班主任,于他而言,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验证。
不同于实习时面对的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带给了薛泽轩新鲜感;不同于学校课程教学,暑托班以小朋友的开心快乐为主,教学内容不与学习成绩挂钩。
因此,薛泽轩更多地思考小朋友喜欢什么、想玩什么,如何在暑托班度过充实、快乐、安全的一天。在市里配送的课程之外,他们也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结合志愿者特长,开展了语言类、科普类、手工类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家长严蕾表示,孩子小学二年级,在临汾路街道爱心暑托班体验了非遗活动,如面塑、水拓团扇、剪纸等,还将老虎形状的面塑作品带回家;社工和警察带来了未成年人保护课,让孩子深感“警察叔叔很亲切”;编程、古法造纸等,令孩子回家后忍不住分享。暑托班还有“家校联系册”,家长前一天写下希望小朋友完成的事情,第二天会由老师督促完成,给予反馈。
薛泽轩发现,一些小朋友为了上课时能开开心心地玩,每天早上一到班就写作业,到第一节课前,基本已经完成:“小朋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把必须完成的事情非常高效地完成,不用催促。”
不过,薛泽轩也坦言,当班主任压力不小,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他们选用了钝头的手工剪刀,避免扎伤;高年级小朋友吵闹时,老师稍微给一个眼神就能理解,但这对低年级小朋友不奏效,依然需要老师反复、多次讲道理……
尽管每天工作时间长达九小时,但总有些治愈的瞬间,让人觉得一天的辛苦都值得。
薛泽轩记得,有天,一位小朋友不停举手,每次都是为了展示新做的折纸。这天,薛泽轩非常累。但到了放学的时候,小朋友却把一整天里做的十几个折纸全部送给了他:“小朋友身上有种在发光的感觉,治愈了我一整天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