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023-05

赵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融合发展新风尚 聚焦服务温暖家

来源:
文明青浦

赵巷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相融合为基本形式,建设“1+30+X”的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健全阵地网络、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工作能级,全力推进赵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吹拂整个赵巷。

pic_001.png

1

重制度、促联合

构建文明实践“大联盟”

深入挖掘区域资源,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清单”,形成资源用起来、服务强起来、项目动起来的生动局面。用“三个机制”:一是党政统筹志愿服务协同化机制,分中心建立志愿服务总队、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职能部门建立10支分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通过党政统筹的方式,形成各方协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党员志愿服务示范常态化机制,党员、团员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先行者、示范者、带动者,分中心联合镇团委、妇联等构建“巷心力”文明实践统一体。三是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灵活化机制,实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不是党政部门“唱独台戏”,而是在党政统筹和引领下,带动广大社会组织、乡村社区社团共同参与、积极有为的“百花争艳”。

2

重功能、促服务

塑造文明实践“风向标”

围绕六大实践任务,努力形成一批口碑好、参与率高、影响力足的文明实践“风向标”品牌。一是设立“巷约30”文明实践品牌,即将每月30日设定为赵巷镇文明实践推动日,每月定期集中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巷善行动”公益集市形成文明实践全城参与的热度。二是打造“文化管家”民生实事品牌,形成政府引导、专业指导、群众参与的文化自助管理模式,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的作用,让老百姓自己演绎自己喜爱的文化,以文化活动参与度凝聚文明实践的温度。三是培育“巷尚巷善”社区治理品牌,结合美好社区建设开展“社区健康师”“巷心力缘法行”等团队培育,有效延伸社区服务链。引导文明单位从“友情支持”到“分内之事”转变参与社区治理,不断释放“文明实践+”指数效应。

3

奏强音、多举措

创新理论宣讲“新形式”

成立“巷心力慧宣讲”基层理论宣讲团,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党课,不断拓展理论宣讲内涵。一是拓展宣讲成员,抓住党员、青年、乡土人才等关键人群,设立“巷心”党员、“巷青”青年和“巷善”百姓3支宣讲分队,满足不同干部群众需求。二是拓展宣讲内容,采用“宣讲+知识竞答”“宣讲+文艺表演”“宣讲+文明实践”“宣讲+情景党课”等“1+X”宣传模式。将理论宣讲转化为百姓愿意听、能听懂、记得住的乡音土话。三是拓展宣讲形式,进一步推动理论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构建全民基层宣讲、全民文化修身、服务全域党建的理论宣讲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0余场,受益群众6000余人次。

4

育新风、鼓士气

突出志愿服务“新风尚”

截止目前,赵巷镇共有实名认证志愿者数29116名,注册团队147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840个,累计服务时长4997212小时。不断完善激励嘉许机制,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最美巷志愿”“幸福志愿者”等先进典型选树。制作“巷上新风”MV,以说唱的形式推进移风易俗进乡村,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气。原创“巷志愿启航”歌曲,丰富志愿精神的宣传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随手拍等文明实践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共建青浦幸福温暖家的时代新风。

赵巷镇将继续紧贴基层实践和群众感受,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成效,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的双向融合、双向赋能,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弘扬新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