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共同家园社区公益发展中心共同成立“‘救’需要你”科普行动公益联盟(以下简称“‘救’需要你”联盟)。
科普行动扎根浦东,文明实践赋能基层
“‘救’需要你”联盟立足浦东,探索“点单+配送”的科普供给模式,组织临床医师、医学生、社会志愿者走进社区,通过专题讲座与实操演练普及脑外伤、脑出血等院前急救要点。截至目前,联盟在浦东新区75个居委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累计服务居民近千人,以专业力量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上海共同家园社区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幸表示:“急救不仅是技能,更是一种文明习惯与社会责任。依托浦东文明实践体系,让专业知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传播’。”
走向“一带一路”,浦东经验在乌兰巴托“上新”
2025年9月3日至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代表“‘救’需要你”联盟,应邀赴蒙古国开展颅脑健康工作经验交流,并在乌兰巴托举行“上海交大全球挑战计划”项目启动会。双方围绕颅脑创伤、脑血管病等院前急救科普与社区合作开展交流,推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跨国协作框架。
其间,交流团与蒙古国国立第三中央医院、国家创伤和骨科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就进一步完善颅脑危重症防治与科普体系建设进行深入沟通,标志着以“‘救’需要你”联盟为代表的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浦东经验”走出上海、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会后,冯军峰主任还受邀会见了蒙古国卫生部部长金布仁,并将代表“‘救’需要你”联盟的熊猫玩偶和漫画科普书《大脑环游记》赠予金布任部长。双方就进一步推动中蒙双方在颅脑急症防治和科普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深入探讨。金布仁部长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蒙古国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更为中蒙两国在卫生健康领域携手共进、互利共赢注入了新的动力,必将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区域医疗合作树立典范。
冯军峰主任指出:“颅脑急症的救治分秒必争。我们希望把在浦东沉淀的科普与协作机制向外输出,在区域医疗合作中把‘自救互救’从专业行为转化为社会本能,为更多国家和人群筑牢第一道生命防线。”
延伸至天津,青年实践激发传播动能
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北脑急救-智医新篇”社会实践团在冯军峰主任的指导下加入“‘救’需要你”联盟,将科普脚步由浦东延伸至天津多地社区。团队以“科学调研+社会服务”并举,面向居民开展多场讲座与实操训练,并设计制作颅脑急症院前急救三折页,图文并茂辅助理解,提升传播覆盖与到达效果。
社会实践团团长韩东桓分享感想:“走进社区的每一次互动,都让我们直面真实的健康需求。把课堂所学转化为可用、可做的行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健康中国’中最有力的注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郁松评价道:“联盟既是医学科普的平台,更是立德树人的实践课堂。通过‘临床医生+医学生志愿者+社区骨干’的协同,我们把国家战略要求转化为基层可持续的公共健康行动。”
创新模式引领未来,协同共筑健康中国
面向下一阶段,“‘救’需要你”联盟将在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深耕,巩固“点单+配送”的精准供给机制,并以“一带一路”合作为牵引,推进医学科普、技术交流与人文互鉴的双向奔赴;同时依托高校育人优势,壮大青年公益科普队伍,推动院前急救知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传播”加速转变。
从浦东出发,走出上海,走向“一带一路”。“‘救’需要你”联盟以专业为底、以青年为翼、以文明实践为抓手,持续夯实全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