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5-05

静安区“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端午”活动举行

来源:
文明静安

2025年,静安区文明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静美‘实’尚”行动,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为核心,聚焦中华优秀传统佳节,以“五个一”首创模式全面铺开。“五个一”指:一课即一堂微课、一礼即一项礼俗、一舞即一支舞蹈、一花即一种花艺、一工即一款手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旨在提升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pic_001.png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5月28日上午,由静安区文明办主办、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承办、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支持的静安区“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端午”活动在临汾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行。活动由临聚同心展风采、“汉未央”五福浴兰两个篇章组成,通过主题宣讲、文化展演、手作体验等多元化形式,实现社会美育与文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激活社区文化活力,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临聚同心展风采

临汾路街道为“临聚同心”最美宣讲员颁奖。静安区文明办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颁发证书。各位社区宣讲员继续讲好临汾故事、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社区生活,更好地展现基层治理中的凡人微光。

pic_004.png

临居里 忻超斌

pic_005.png

岭南路700弄 陈心怡

pic_006.png

科技学校 戴嘉元

pic_007.png

汾西路88弄 徐志新

pic_008.png

临居里 张榆盈

pic_009.png

阳曲路470弄 雷涛

今年,临汾路街道成立了“临里同心”学习社,在“临聚同心,汾享身边事”主题演讲活动中,文明新风、身边好人、社会治理、爱国主义教育的故事纷至沓来,宣讲员们用生动的宣讲,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凝聚在方寸舞台上,让更多的人感受临汾崇德向善、向上至美的良好氛围。

“汉未央”五福浴兰

pic_010.png

“汉未央”团队用细致的讲解揭开端午节的历史面纱,从来历背景到屈原精神,生动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祈福典礼、情境汉舞、时令花艺和手作体验等环节,解码端午节传统民俗的文化基因,让居民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端午文化魅力。

pic_011.gif

静安区文明办的“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旨在打造可复制、标准化、具场景感与交互性的传统节日传播模式,以社区居民、楼宇白领为主要服务对象,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使其成为市民浸润四时之美、体悟岁时之义的平台,培育传统美德,夯实文化自信,助力静安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推动工作纵深发展。

共和新路街道

5月28日下午,延长中路 755 号 4 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热闹非凡,共和新路街道“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端午”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老师早早地将制作香囊所需的各类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并且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端午节制作香囊这一传统习俗的由来、意义以及香囊的类别和功效。经过大家的精心制作,一个个色彩鲜艳、散发浓郁药香的香囊逐渐成型。居民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芷江西路街道

5月28日下午,芷江西路街道“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端午”活动在街道新时代分中心举行,活动吸引了30余位侨界人士、骨干志愿者及共建单位代表参与其中,共赴一场传统民俗与现代社区文化交融的节日盛会。

自制艾草薄荷膏与五福香囊环节,艾草清冽与薄荷清凉交织成独特的端午气息。大家用彩线绣制“福、禄、寿、喜、财”五福纹样香囊,针脚间穿梭的不仅是布料丝线,更是代代相传的民俗记忆。“晒干的艾草做成膏能驱蚊安神,这五福香囊挂家里,寓意一整年都顺顺当当。”非遗老师边示范揉制艾草泥边讲解,让传统习俗在指尖温度中焕发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