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5-11

第二届闵行区“闵理我来说”全民宣讲大赛决赛圆满落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交大马院结对共建

来源:
文明闵行

11月4日下午,“文明实践在闵行——第二届闵行区‘闵理我来说’全民宣讲大赛决赛主题活动”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区各领域的选手们同台竞技,以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将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承载思想。活动同期举行了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标志着区域理论传播与文明实践融合迈入新阶段。区委副书记唐劲松出席活动。


三大篇章诠释时代精神 多元故事传递奋进力量


本次活动紧扣时代脉搏,围绕“初心、服务、奋进”三大篇章,展现了全区干部群众在理论宣讲与实践探索中的丰硕成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首要任务落细落实。


640.jpg


“初心”篇章中,选手们再现消防救援人员逆火而行的英勇担当,追溯红色文化根源,重温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不变初心,展现了理想信念的传承与坚守;“服务”篇章聚焦社区治理的细腻温度、扶残助困的感人瞬间、科创之城的动感节奏,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奋进”篇章则立足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描绘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奏响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强音。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640 (1).jpg


大赛不仅是一次宣讲技艺的比拼,更是一次集体学习与思想洗礼的过程,有效打通了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新时代的文明理念与思想光芒“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成为文明闵行最温暖的底色。


结对共建深化资源整合 赋能理论传播新格局


现场举行的闵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成为活动另一大亮点。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目标,量身打造“四个一”系列合作项目,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品牌活动共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此次“区校联动”,将有效借助交大马院深厚的学术资源和理论优势,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强劲的学术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闵行丰富的实践场景也将为马院的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提供鲜活案例与实验田,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理论+实践”的双向奔赴,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得更深、更实、更接地气。


展望未来:固化品牌,拓展路径,服务大局


据了解,本届“闵理我来说”全民宣讲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吸引众多市民群众通过线上线下报名参与,经过热烈比拼、评审推荐,最终确定10组选手进入决赛。


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之后,张瑜获特等奖,徐思琪、张忆佳、朱筱获一等奖,季缪文、耿瑞、涂巧毓、郭陶亮、王博、颜燕萍、杨永茹、谢晓东、刘耀煊获二等奖,沈蓓莉、阿依提拉·吾斯曼、黄天宸、李梦、董炎华获三等奖。中共闵行区区级机关工作委员会、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马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颛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七宝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获得优秀组织奖。


640 (3).jpg


以上获奖选手将同本届大赛30强选手同时获得精英宣讲团团员身份,在短短两年间,闵行区文明实践精英宣讲团再添新生力量,队伍更加壮大,宣讲更有力量。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将立足岗位、扎根基层,以实际行动担负起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任务。


下一步,闵行区将以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和与交大马院的签约为新起点,持续深化“闵理我来说”品牌内涵。一方面,联动高校理论专家、区委党校和基层单位等力量,通过联手共商、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等,探索形成多方协同的工作合力、落地见效的工作体系,真正让文明实践融入基层理论宣讲,既有高度更有温度,既“聚人气”更“添生气”。另一方面,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核心任务,不断提升宣讲的理论深度与时代气息。通过“讲、展、演、践”,研磨分众化宣讲提纲、提升队伍能力水平、全域覆盖宣讲受众,将优秀的内容转化为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的具体举措,确保文明实践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二届“闵理我来说”全民宣讲大赛虽已落幕,但理论传播与实践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闵行区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重要阵地,携手各方力量,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加磅礴的文明力量。


640 (4).jpg


此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主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融媒体中心承办。活动现场,还为闵行区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的单位和家庭颁发了奖牌。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婕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