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3-03

“沪上志愿坊”大家谈 | 以健全的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
文汇报

pic_017.jpg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上海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市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沪上志愿坊”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驻点行动,在全市建设一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观察点,成立一支汇聚全国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队伍,举办一系列主题沙龙,形成一批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范例。

本期,我们将推出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张祖平的文章《以健全的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pic_018.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这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在志愿服务法治建设、项目建设、队伍建设、站点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赛会志愿服务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23年1月,在中国志愿服务网注册的志愿者已达2.3亿人,志愿服务队伍总数135万个。志愿服务在服务国家战略、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社会治理、展示中国形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呈现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蓬勃发展态势,志愿服务在领导体系、运行机制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领导体系方面,成立了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文明办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和经验推广,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在运行体系方面,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者学院、志愿者的表彰激励制度、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志愿服务云展馆、志愿服务研究机构已经建立。

pic_019.jpg

可以说,中国志愿服务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政策支持,是党和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会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更大发展。此外,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各地发展不均衡,志愿服务工作仍处在爬坡过坎期,志愿服务发展离中国式现代化对志愿服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仍需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不断完善。

中国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情况

按照发展的时间线,观察中国志愿服务领导体制机制的发展过程。1994年12月5日,在第9个国际志愿者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的宗旨是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服务青年全面发展,推动志愿者事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996年共青团中央成立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负责规划、指导和协调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推出的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成为影响时代的全国品牌项目。在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G20杭州峰会、国庆70周年活动等重大赛会和活动中,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突出表现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的形象。尤其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8年来带动了全国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成长,带动了省级和部分市县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中国青年志愿者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建立“志愿服务云展馆”,提供全天候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的学习平台。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网直播,这类以赛带训的方式促进了交流,提升了能力。

pic_020.jpg

2009年2月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2013年12月成立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2019年7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举办了多场全国性的志愿服务培训,举办了志愿服务论坛、出版了志愿服务蓝皮书,支持全国县级志愿服务项目发展,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对上海、武汉、吉林等地的志愿者给予了专项支持。2022年4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和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致力于为国际志愿服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志愿服务走向世界。2020年在中央文明委统一领导下,成立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2021年中宣部设立了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与中志联秘书处合署办公。中央文明办三局分管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至此,由党委领导、政府执行、群团合力推进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架构基本形成。中宣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成立后,在应急志愿服务、国际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疫情防控方面给予了地方大量支持。举办了多期全国性志愿服务培训班,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设立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专题论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创办了《中国志愿服务研究》期刊,与《中国志愿》期刊一起构成理论和实务相得益彰的局面。把《中国志愿》期刊由双月刊发展为月刊。在宁波、郑州、新乡等地设立志愿服务研究分中心。与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组织实施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系列项目,与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合作举办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筹建一批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地方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方面也作出了许多新探索,取得新成就。

pic_021.jpg

以上海为例,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上海市形成了“一体、两翼、两中心、一团”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建设全国首个省级志愿服务研究中心,连续出版《上海志愿服务蓝皮书》,发布《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2016年开始,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 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至今已经开展6届。从2014年开展至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已经走过8年,举办6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已经举办13届。这些志愿服务评选表彰制度已经基本定型,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牵头负责和行政管理的界限模糊、监督机制和监督力量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善、培训和研究体系不成熟、国际志愿服务和大国的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完善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思考

完善中央层面“1+N”志愿服务领导体制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构建起统一安排部署、协同联动的一体化领导体制。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发挥全面领导智能,加强全国志愿服务发展规划、培训体系、监管体系、制度完善、表彰奖励、协调发展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地方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建设;和相关部门合作做好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和对外交流工作;推动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工作。厘清牵头负责和行政管理职责的分工。其他部委和单位做好各自领域的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由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同向同行。

pic_022.jpg

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建立志愿服务监督机制。志愿服务事业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志愿者权益维护、身份认证、时长记录等问题,需要明确监管主体、监管方式、投诉和处理机制。建立政府监管、人民监督的机制。监管机制的顺畅会维护志愿者的声誉,促进整个事业发展。

建立志愿服务评估机制。对志愿服务阵地、队伍、项目的评估需要考虑成本和成效,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评估制度。

继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建议把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扩展成“五个100”,对志愿服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完善各个部委和单位的志愿服务表彰活动,形成规范有序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上海市专门出台了志愿服务的七位一体激励制度,尤其是信用激励,发挥了显著的激励作用。

pic_023.jpg

完善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系统比较复杂而且发展变化快,目前很多省、市甚至县建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或文明实践信息系统,要坚持公益性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国的信息系统。建议全国的信息系统不要太复杂,具备数据统计、供需对接、线上培训、信息查询等基本功能即可,特殊需求由各地自行开发。全国信息系统要和地方信息系统的数据无缝对接,数据共享。信息系统无须过度开发,能够满足需要即可。

完善培训和研究体系

目前全国虽已经建立了若干所志愿者学院,但是常态化、高质量的培训依然不足,培训课程和人才培养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对应机制,高水平的师资和课件缺乏。我们要从理论研究、师资培养、课程研发、基地建设与考核上加强建设。如,上海市开展的“沪上志愿坊”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基层驻点行动是一种集研究者、工作者、实践者三方为一体的理论研究的探索,将打通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成果的直接转化,加速实践发展,同时不断提出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pic_024.jpg

建立志愿服务互相机制和资源下沉机制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存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要建立城乡互助、互通有无的机制,鼓励城市优秀人才和退休人才到乡村建功立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实现人生价值。建立城乡之间有效链接的志愿服务链条,比如在产业帮扶上建立产供销的志愿服务队伍链条。建立志愿服务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的机制,志愿服务东西合作机制可以纳入地区对口帮扶项目。建立资源和服务下沉机制,行政级别高的单位资源整合能力更强,从中央到省市把资源下沉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文明实践中心下沉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站。上海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市级资源下沉方面作出了新探索,实行条块联动机制,整合市级部门单位、文化场馆等资源对接社区,解决了基层社区资源不足的问题。

完善阵地体系

如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阵地“形神兼备、充满活力”?一种方法是先建阵地,再充实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和项目,以优秀项目提升阵地活力,以队伍开展常态化的服务。另一种方法是依托时代楷模、劳动模范、中国好人、省级好人、市级好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建立服务站、工作室或者志愿者之家。阵地建好后,要加强管理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