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4-03

城市文明 实践样本 | 初心之地 暖心黄浦

来源:
新民晚报

编者按

在前期组织开展2023年上海市“创新、创优”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示范中心创建活动并命名35家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市文明办联合新民晚报社在全市开展“城市文明 实践样本”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示范中心媒体采风行动。通过蹲点式深度采访,挖掘身边故事,提炼“一区一特色”“一中心一品牌”等经验模式,讲好“文明实践在上海”的故事,激发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巨大热情,让文明实践正能量成为涌动申城大流量,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推出《初心之地 暖心黄浦》,欢迎大家浏览观看。

初心之地 暖心黄浦

俯瞰地图,黄浦犹如上海的“城市心脏”。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所在区,黄浦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

pic_003.jpg

黄浦区完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全覆盖建设,建有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42个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全覆盖建设的基础上,黄浦区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设“淮海家”“汇星空”“瑞金·初心会客厅”“苏州河樱花谷”“海苔社”“中华苑”“海丽湾”等近百处文明实践特色阵地;发布推出“言之有理”“文明有戏”“志愿有约”“时代有痕”“实践有行”“百姓有话”等“十个有”文明实践项目,不断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人气足、民心暖的文明实践氛围。

微笑服务 豫园温度

“歇歇脚,喝碗粥,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爱的‘加油站’,有爱心有温度,我很喜欢。”腊八节这天,豫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骑手之家热闹非凡。喝完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饿了么骑手小哥笑着向志愿者们道谢。

pic_004.jpg

“豫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为‘蓝骑士’们提供学习充电、乐享活动、休息放松的骑手之家,让‘蓝骑士’在上海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据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常青介绍,“豫践新时代”是豫园街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一个独有品牌。分中心每月开展为民服务进社区、进商圈,将理发、修伞、清洗手饰及文明宣传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去;每季度开展“文明实践进楼宇”,春日送绿植、夏日送清凉、秋日送音乐、冬日送春联,让文明宣传、政策引领进入白领身边。

pic_005.png

“我们还打造了豫园特色志愿服务新格局,通过豫园‘大’客流、‘小’候鸟爱心陪护、‘多’语种志愿服务、来沪‘少’数民族志愿、‘新’就业群体志愿、声声相伴‘老’伙伴志愿,助力豫园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常青告诉记者,为了给游客更优质的配套服务,2017年,豫园大客流志愿服务队成立。2022年,全新的豫园v站作为大客流志愿服务阵地的升级版,再次点亮老城厢。

创新里滩 和美五里

在局门路426号,一把小黄伞从学校的围墙里“探”出头来,伴随而来的还有浓郁的咖啡、多彩的花束、精致的手工品……“在这里很开心,我学会了做咖啡,毕业以后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走进“益+”小黄伞公益实践站,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生纪洋正忙着制作咖啡。

pic_006.jpg

2019年,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与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益+”公益阳光花店项目。该项目成功获评了2022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奖。为了给培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可能,创造更多的家校社融合互动的平台与机会,2023年,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与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携手打造“益+”小黄伞公益实践站,升级志愿服务内涵,教学生们“咖啡、文创、绘画”等,让培智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价值。

强化实践育人,提升志愿服务“向心力”;整合各方资源,打好志愿服务“组合拳”。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开展了“奋斗者讲堂”“百人诵读品牌”等理论宣讲活动;打造了“五里新声代”青年发声平台,评选“十佳新风人物”;红色物业联盟是居民纷纷点赞的“民心”品牌;“七彩楼组”建设,通过项目带动文明楼组创建的形式,使文明之风吹遍五里桥,走进每一栋楼组、每一户家庭。

pic_007.jpg

五里桥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在制度机制、方式方法、资源整合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建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服务阵地,推进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的同时,让五里文明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