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2-07

杨浦:初心不改,志愿长青,市民巡访团老党员志愿者们再出发

来源:
文明杨浦

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市民生活安定,杨浦区制定实施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在大家身边,还有许多志愿者在默默奉献着。

杨浦区市民巡访团是一支长期活跃在志愿服务工作一线的队伍。虽然基本以退休人员构成,但充满活力,昂扬进取,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习惯,把志愿者身份作为一种骄傲。

在“七一”建党日,我们来看看杨浦区市民巡访团几位老党员志愿者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不忘初心,再次出发。

1

耿秋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党龄25年,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337小时

今年63岁的耿秋梅住在殷行街道国和二村居民小区。自从2010年注册为上海市志愿者后,她一直在殷行街道党员志愿者服务基地参加志愿服务,还参加了市东医院导医队、慈善超市服务组、市民健康党群服务等工作,服务总时长超过2300小时。

本轮疫情以来,耿秋梅主动地到居委会报到。只要社区有需要,这位老党员就第一时间赶赴服务现场,从3月19日开始她就加入核酸检测“扫楼”叫号、社区巡逻、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帮助居民收发物资等工作。居民们都亲切称呼她“耿阿姨”。

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耿秋梅仍然没有闲着,继续在社区干上了“老本行”。她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帮助居民扫码,维护现场正常秩序,保持距离,积极配合参加每周大筛选核酸检测“扫楼”。

耿秋梅相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也给自己的生命添上了独特的色彩。

2

万解华:党员志愿者站出来,是义务更是责任

党龄32年,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759小时

1954年出生的万解华居住在控江路街道欣辉居民区,自2010年注册为上海市志愿者后,参加了护绿服务、社区禁毒宣传、啄木鸟巡逻队、路口值勤、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3月,他在小区封控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团队。他所在的小区党员志愿者队伍里有从25岁的青年到74岁的老党员,大家主动请缨,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天,从早上5点到岗,到深夜3点回家,共产党员人人争先,全无退缩。

如今,在大上海保卫战取得胜利后,万解华按照要求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每当接到全员筛查通知,扫码、贴管、让居民有序下楼、现场消杀、封管、清点数据等等工作……万解华仍然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做好居委会的左膀右臂,共同守护小区。

封控期间,他在自己家里的菜也不多的情况下,把自己家里的蔬菜送给小区两位独居老人,万解华说,关键时刻党员志愿者应第一时间站出来,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pic_003.jpg

3

霍汝康: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

党龄31年,志愿服务累计时长1919小时

延吉新村街道控江七村小区志愿者霍汝康今年65岁,2019年实名注册为上海志愿者,虽然注册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后,他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市民环境督察队、杨浦公园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志愿服务、文明出行路口值勤、平安社区活动、社区低碳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一名街道和区市民巡访团的志愿者巡访员,为巩固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战果,责无旁贷地完成区巡访团布置的任务,积极协助配合,勇于担当,对杨浦区辖区内存在的各类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方位巡访。在巡访过程中,既看到了好的方面,也发现了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个别人员不规范戴口罩;社区垃圾分类存在乱扔现象;消杀快递件及医用物件有漏洞;社会面张贴各类防疫宣传广告缺乏等等,他都认真做好记录和反馈。

霍汝康说,常态化疫情防控任重道远,压力与挑战并存,今后要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工作永远在路上。

pic_004.jpg

4

戴琦:“年轻”志愿者比学赶超

党龄30年,志愿服务累计时长2748小时

今年58岁的戴琦在杨浦市民巡访团里算是一个“年轻人”,住在控江路街道控江四村的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志愿者。他在2017年注册为上海市志愿者,比起团队中不少人,“资历”都浅得多。但是这位“年轻”的志愿者,却在志愿服务上不甘落后。他利用自己曾经做过居委干部,对社区熟悉的优势,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宣传队、啄木鸟巡逻队、“心语馨愿”志愿服务、路口值勤志愿服务、社区平安巡逻志愿服务等,服务总时长已经累积超过2700小时。

3月中旬,戴琦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社区抗疫志愿者团队。他们在每一次核酸检测完成后总结工作得失,优化方案,为下次核酸更有序打好基础。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戴琦仍是志愿者的主力军。特别是从6月13日那周,控江四村要连续三天全员做核酸,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他冲锋第一线,积极配合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帮助居委干部分忧,努力完成任务。

戴琦把志愿者服务当作情怀,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争当“逆行者”。作为一名“年轻”的志愿者,他一直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自我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团队中的一员。

5

史觉静:党员参加志愿服务义不容辞

党龄19年,志愿服务累计时长616小时

史觉静1955出生,住四平路街道金安居民区。为了让更多市民加快接种新冠疫苗,她从6月2日开始就担任疫苗接种志愿者。封控期间,她也积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更是多次在小区志愿者群表态:“我是一名党员,这种时候不上去谁上去?这是义不容辞的事。”

史觉静2009年注册为上海市志愿者,她参加了社区“邻里守望、随手公益,志愿者服务在行动”志愿服务、“蓝天下的至爱”慈善募捐活动、“楼道零堆物,你我共行动”、“垃圾分类,家园更美”、“绿色引领新时代 小手大手新征程”等一系列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她曾做过密云居委的居委干部,因此,史觉静在金安居委及密云居委都热心参加小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