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去玉昆菜场买菜,我想自己挑挑选选”“潘阿姨,我陪你去,路途比较远,您都90岁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不放心,我现在正好有空,这是顺手帮助,没事的!”这是文晋苑社区日常生活中一段温馨的对话。居住在小昆山镇文晋苑居民区的一名普通居民周美华,她作为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和楼组长,一直以来热心社区工作,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乐于助人、关爱独居老人,她的奉献影响着周围的人,是邻里街坊心中的贴心人。
让“顺手帮助”变“幸福接力”
周美华在小区散步时,远远看见一位老人正颤颤巍巍地往菜场走,她不假思索地上前帮忙,不仅全程陪伴,还细心帮老人挑选。这份温暖并未止步,今年入夏之际,她特意起了个大早,去市场挑了最新鲜的鱼和排骨,送到三位独居老人家里。“天热了,吃点清淡的,营养也得跟上。”她一边叮嘱,一边帮老人把食材放进冰箱。面对老人们的连声道谢,周美华总是笑着说:“顺手的事,您别客气。我身体好,能帮一点是一点!”
在她的感染下,小区里渐渐掀起了一股"幸福接力"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主动关心身边的老人,帮忙买菜、陪聊家常……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让社区里的温情像春风一样,悄然传递。
让“老有所乐”变“老有所为”
在社区里,大家都爱叫她“周阿姨”,周阿姨创立的“老伙伴”志愿队,在社区里已经热闹了整整八年,这支平均头发花白的队伍,温暖着社区的每个角落。在小花园经常看见她领着二十来个老人跳“五脏健身操”——那套动作是她自己琢磨的,边拍打着穴位边念叨“肝要柔,心要静,拍拍膻中穴,按按足三里。”
社区老年人体检时,她总忙前忙后,发放体检通知,在社区医院搀扶腿脚不便的老人;逢年过节更是闲不住,带领志愿者队伍,中秋送手作塌饼,春节帮独居老人擦窗扫地、整理被褥。
让“知心档案”变“幸福清单”
周美华的小本子里,记的不是冰冷的档案,而是一张张 “幸福清单”。谁家老人有什么需求,她心里跟明镜似的。41 号的李阿姨,腿脚不利索,常年闷在家里,她就隔三岔五上门坐坐;38 号的王老伯有老肺病,不能累着,她每次去都轻手轻脚的,生怕打扰到他……闲下来的时候,她就陪老人们唠唠嗑,一起梳头按摩、折折纸,讲些简单实用的健康小知识。
自家种的菜熟了,她总想着给老人们分一分;天气热得厉害,就拎着盐汽水去串门,“天太热,您多喝点儿,别中暑了”。有些独居老人没有手机,她就当起 “传声筒”,帮忙联系家人,把老人的生活琐事、心里念叨的话,一桩桩一件件都带到。在她这儿,这些细碎的关怀,都成了老人们心里最暖的牵挂。
周美华的善举,如同夏日里的一阵清凉晚风,不仅为社区老人送去了舒心的关怀,更在邻里间播撒下爱的种子,这份温情如同湖面的涟漪,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社区荡漾开来,让尊老敬老成为社区最动人的风景,让文明之花在社区遍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