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普陀区创城号角吹响,万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一棒接着一棒,一程接着一程,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市“颜值”“气质”同提升,“物质”“精神”共富裕,群众素质不断提高,生活幸福感更可持续。
十年磨一剑,3600多个日日夜夜,万里人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持续,奋斗无数工作者、志愿者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携手并肩,终于圆梦2025。
回顾“创城”路上,普陀的蝶变、万里的跃升,渗透在城市肌理、发展脉络,也浸润在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人参与共提文明之貌:从“城市更新”到“生态宜居”
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万里助力普陀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区的“制胜法宝”。城区环境变美了、宜居环境变好了、居民生活更舒心了……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便捷、开发利用空间充足、生态基底良好等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城市更新、环境提升,以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推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2014年,万里作为上海街镇体制改革后首个从大镇析出的街道,率先编制“十三五”社区规划;2016年,作为上海市共享社区试点,提出“悦行万里”,推动慢行社区雏形初现;在此基础上,2019年,确定了“活力万里”的发展定位;2022年,以五大布局、“五宜十策”,全方位织密15分钟社区生活圈;2023年,精心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活力社区,作为全市唯一地区案例入选世界城市日《上海手册》,成为全球社区可持续建设“上海样本”;2024年,万里牢牢把握街道成立十周年发展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在打造“人民城市”,建设“人民社区”的命题里,守正笃行、久久为功;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街道将持续以文明为笔、以善治为墨,擦亮开放门户枢纽、宜居品质标杆、活力比邻治理万里名片。
跳出万里看万里、站高一步看万里、想深一步看万里,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构建产学研一体、产城融合的活力之城。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社会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自轨道交通20号线真华路站房屋征收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万里街道协同区重大办、区房管局、西部集团立足大局、共同推进,为上海西站及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好强力支持,用30天完成签约率100%,提前完成意见征询率、签约率、搬迁率三个100%目标。不仅提升了居民宜居品质、出行便捷性,更助力沪宁发展轴建设,发挥上海西站枢纽作用,推动真如副中心加快建成面向长三角的会客厅。
践行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点亮“绿脉”,深化“公园+”“+公园”理念,实施万里公园更新改造,邀请居民选出“万里八景”,推动创成全区唯一市级园林街镇。结合群众文化需求,会同上海市作家协会共同打造“一座一书”“为你读诗”,让居民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中品读名著美好意境、享有“诗和远方”。
优化“蓝网”,全线贯通大场浦河沿岸的堵点、断点,全面优化景观功能,打造4.5公里万里城滨水活力带,以此串联公共服务设施、商业商圈、比邻党群驿站等21处高效便捷的服务资源。同时,坚持听民意、汇民智、办实事,落实架桥、开门,不断缩短便民利企服务半径。
激活“美路”,通过绿化调改、围墙美化、店招店牌改造以及休闲座椅设置、景观照明建设等,聚力推进辖区“美丽街区”建设,推动富水路、富平路、万泉路、水泉路、真金路5条道路建成特色景观道路,实施全域架空线落地,布设和谐统一的城市家具,打造骑行慢道、智慧步道,推进全市首批慢行示范区建设,以清朗天际线、美丽地平线,扮靓万里城市“颜值”。
舒心“宜居”,深入落实“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先后完成香泉路85弄、新村路1881、1901弄、新村路1759弄等旧住房综合修缮,同步推进环境更新、新增车位、老房加梯、物业费调价等社区治理难点,让社区居民宜居“幸福底色”更足。
人人负责共促文明之治:从“精管善治”到“共建共治”
聚焦“可持续发展”主题,以活力比邻治理模式,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建成“一站式”服务阵地。万里积极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全区首家一站式、集约化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聚“五大中心”服务功能推动“五治融合”,以“一站式”受理、调解、活动等特色服务,推动中心成为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同时,聚焦养老、安全、就医、托育等民生关切“置顶”问题,以重点民生实事为抓手,主动打破“最后一百米”的服务瓶颈。先后打造中心城区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首个沉浸式心理科普体验馆——万里无忧体验空间、全市首个建在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社区宝宝屋、全区首家建在居民小区内的“智助食堂”等一系列独具万里特色的公共服务阵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
拓展“职场间”的暖心举措。在快递小哥的工作职场打造全市首家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四优”(位置优、品质优、服务优、价格优)服务模式,发挥“邻近效应”,启用万有引力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通过筑家保障、食堂、宝宝屋、日间为老服务中心等资源,切实为城市“新”居民提供了“一张床”“一老一小两个牵挂”和“三顿饭”的暖心服务。截至目前,中心集合一网通办、运动健身、医疗保障、“一瓶水续力行动”等21大类87项专属服务于一体,让党建凝聚的红色合力变为新就业群体可以感受到的服务实效,《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媒多次专题宣传报道。
推动“网格内”多元共治。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高效调度体系作用,聚焦与居民生活、企业发展相关需求问题,通过综合网格党建联席会等研判分析,推动解决社区停车难、树木修剪等裉节难题。
实现“家门口”善治赋能。充分发挥全市首个党建引领“双业红”创新实践基地实训作用,通过比邻·双业红联盟结对带教、比武大练兵等,赋能锻造一批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治理队伍。深耕“微治理”撬动“大文明”,以“两楼一平安”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增强社区黏合度,发挥社区“五张网”作用,推动加梯换梯、物业质价双提升等民生关切有序推进,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人人共享同筑文明之魂:从“逐梦追光”到“人人出彩”
坚持典型选树,深入挖掘“普陀好人”故事,发挥模范人物与先进集体示范作用,以“劳模+治理”模式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深化市民修身行动,推进“上海市新七不”规范及文明餐饮等专项行动,塑造市民文明新形象。联合交警部门设置文明交通劝导岗,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让文明交通成为街区亮丽风景线。
坚持以文润城,挖掘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聚焦暨南大学真如校址保护使用,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展现城市文脉。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谢晋元将军铜像、万里比邻·红色文化驿站等资源,打造万里红色研学路线,通过“上海西站”交通枢纽便捷的轨交网络辐射,串联城市发展脉络与红色记忆、促进历史文化传播、增强居民文化认同。
坚持以文化人,打造世界城市日定向赛、比邻服务日、万家书房、诗风万里、万里观光等一系列国际化、特色化、活力化文化品牌,搭建“人人出彩”的展示舞台,常态化开展戏曲表演、书画展览、民俗展示等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融入感。
坚持人宠双向友好,街道聚焦社区治理和宠物经济发展需求,通过打造富平路宠物友好街区、深化新圆湾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宠物友好建设、制订文明养宠软法指引、培育宠物产业生态等,赋能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添治理活力。今年,街道创新邀请萌宠家庭参与世界城市日主题定向赛,打造更具温度、更具活力的城市场景,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在万里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人人奉献巩固文明之堤:从“集中攻坚”到“常态长效”
人大代表“随手拍”,政协委员“啄木鸟”,快递小哥“拍一拍”,市民巡访团、“童行万里”小小志愿者一起参与。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万里居民主人翁意识强、积极性高,善当城市治理“啄木鸟”,依托线上、线下各类渠道反馈问题,街道各职能部门、综合网格、居民区落实“首问责任制”,就所有线索问题(除主观因素外)落实响应、核查、整改、反馈闭环处置。
微光聚成星河,火种可以燎原。在万里有这样一群人,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初心力量化作实际行动,温暖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辖区活跃着52支优秀创城志愿服务队伍,8支来自企业、学校、社区的青年突击队,近万余人凝心聚力将党建引领“多格合一”落到实处,坚持定期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和“义务大劳动”,全面排查整治社区、背街小巷、沿街商铺等垃圾乱堆、小广告乱贴、非机动车乱停等不文明现象,推动辖区环境整洁有序、常态长效。
创城没有终点,文明永无止境,万里街道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干字当头、奋力三跳的使命担当,推动宜居宜业、生态活力、人民满意的万里社区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普陀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明动能。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创城是起点,不是终点。这份“全国文明城区”的荣誉,属于每一位万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