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主办的“阳光成长”心网相护——普陀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沙龙第九场活动在长寿路街道举行。本次活动以“情绪的理解与调适方法”为主题,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玲玲博士担任主讲人,为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及家长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课程。
活动伊始,王博士通过“天气预报”热身游戏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促进亲子家庭快速融入课程。在理论讲解环节,王博士从“什么是情绪”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孩子们思考情绪的意义,“下周要考试了,考砸了,好朋友突然不理你了,你会有怎样的情绪?”通过切入当下话题,在场的孩子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现场讨论热烈。王博士告诉大家,“每一种情绪都在保护我们,都有其存在的道理。”
课堂上,“你画我猜”和“咬笔游戏”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孩子们在互动中进一步体会到情绪的表达与调节。针对未成年人情绪“兴奋性高、波动性大、开始学会掩藏情绪”的特点,王博士分享了多种实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如分散注意力、合理宣泄法和改变认知等。她特别提到“扮鬼脸”和“换角度看问题”等趣味方法,鼓励孩子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现场,在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组织下,现场人员填写“普陀区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调查问卷”,为后续社区心理健康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今年,普陀区将持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深入开展“阳光成长”心网相护——普陀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沙龙,为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更优质、更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