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乡村振兴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文化赋能、产业赋能、治理赋能的多元交响。4月15日下午,“理润申城·嘉定丨社科嘉友站”多元赋能与乡村振兴发展主题理论对话活动举行,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社科智慧赋能华亭发展,共同探索嘉定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在主旨演讲环节,三位专家学者立足专业视角,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张锦华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上海9个涉农区50个镇,通过扎实的调研数据支撑、严谨的学术分析,带来《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成效与问题》主旨演讲,分享了示范村在宜居环境打造、产业宜业发展、乡村活力提升、关系和谐建构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客观指出当前示范村在建设、产业、收入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参考。
面对蓬勃发展的文旅消费市场,如何结合新型科技和乡村历史资源,在乡村场域中打造新的文化符号?中国旅游研究院文旅品牌研究基地主任、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沈涵结合典型文旅案例,生动展现乡村文旅品牌设计的全过程以及沉浸式旅游、国潮旅游、研学旅游在乡村的新发展路径。
此外,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熊万胜则聚焦治理创新,以“乡村治理共同体的上海模式”为题,详细阐述了构建上海乡村治理共同体必要性及模式特征,深入剖析了上海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在互动交流环节,基层治理工作者与专家学者开展深入对话,围绕“地方文旅IP打造更多经济增长点”“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等议题踊跃提问。专家学者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就文旅品牌差异化发展、村民自治机制创新等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今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将巩固示范村建设成果,重点在乡村治理上持续发力,以创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为目标,扎实推进示范村后续各项工作。”双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晓燕表示。
“社科嘉友站”是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社联发起并联合嘉定区委宣传部创办的一站式基层理论宣传普及项目,依托社科界智力集聚和嘉定区域组织协调的叠加优势,组织广大社科专家深入街镇村居,以透彻的理论宣传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实现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覆盖。
目前嘉定全区12个街镇都已设立“社科嘉友站”,让党的创新理论用创新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活动上,“嘉乡亭好”宣讲团乡村振兴主题宣讲活动正式启动,接下来将依托“社科嘉友站”平台,从本土文化传承、农文旅发展调研、为群众办实事以及振兴乡村经济四个方面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为基层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