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2-07

上海垃圾分类三周年,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来源:
上海大调研

7月1日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施行三周年的日子。三年来,上海的垃圾分类成效如何?疫情期间按下“暂停键”,如今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已满月,垃圾分类应怎样重启?垃圾分类如何助力达成“双碳”目标的?一起来看↓

pic_001.jpg

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披露,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相较《条例》实施前的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回收量6141吨/日,增长1.3倍,湿垃圾分出量9446吨/日,增长72.9%,有害垃圾分出量2吨/日,增长13.9倍,干垃圾处置量14787吨/日,下降27.8%。目前,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40%左右。人均生活垃圾(仅包含干垃圾和湿垃圾)基本稳定在1.05kg/日。

目前,上海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余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基本形成。各区制定落实可回收物补贴政策,推进餐厨类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土壤调理剂产品推广应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0%。

从添麻烦到靠自觉

做好垃圾分类,许多居民曾缺乏动力。参照国际经验,四五年前,许多小区开始为陋习难改的投放者“添麻烦”——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

在随地乱扔垃圾受到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对分类投放垃圾的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尤其是限定投放点和时间,能确保有限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投放者的分类情况进行高效监督,逐步将外部监督压力转化为投放者内心分类的自觉。

pic_002.jpg

2018年,静安区桂花园小区的垃圾桶每天6时到9时、18时到21时,各开放3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用罩子盖起来

一如上海世博会上为人津津乐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台北模式”,人们不按照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等候垃圾车,那么只能把垃圾带回家,忍耐到下一次垃圾车的出现。不少台北居民一听到垃圾车《致爱丽丝》的音乐响起,就会条件反射地想起垃圾分类。

然而,当制造“麻烦”的目的已基本达成,人们已基本养成了习惯,即使没人和机器盯着,也能正确分类投放垃圾,那么,是否该把“方便”还回来了?

住着184户居民的惠工新村,是上海最早一批试点“定时定点”的小区,只设一个垃圾箱房,每天上下午各开放三四个小时。

去年7月1日,这个小区再次“特立独行”,将投放垃圾的时间放宽到24小时。

“定时定点只是手段,正确分类投放才是目标,既然目标实现了,手段就可以更加灵活、变通。”惠工新村自管小组组长张月红表示,居民们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从推行垃圾分类至今,该小区的分类达标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

pic_003.jpg

去年夏天,明丰新纪苑果断调整4个垃圾投放点的开放时间:16号楼和62号楼附近的临时投放点维持上下午各两小时的开放时间不变;小区西北角垃圾库房的投放时间增加4个小时,变为每天6时至21时;小区东门投放点从过去的每天6时至22时改为24小时开放。

“投放时间放宽后,小包垃圾极少出现,分类达标率甚至还涨了一点。”明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静表示,明丰新纪苑之前有个奇怪的现象:规定投放时间外,投放点旁总会隔三差五地出现几包分好类的垃圾。

这促使社区工作者反思,是不是只注意到投放点布局的合理性,而在投放时间的设置上欠考虑,忽视了一小部分生活作息规律特殊的居民的诉求。

pic_004.jpg

华沁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爱英表示,“定时定点”在上海推动垃圾分类取得实效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小区的“定时定点”设计得不尽合理,这里面既有投放点位和时间设计的不合理,也有一个更容易被忽视的不合理:在居民分类投放成效稳定的前提下,不敢放宽投放时间或增加投放点位。

pic_005.jpg

“每个小区情况不同,但在把‘方便’何时以及如何还给居民这点上,都应该认真调研和思考,才能有敢这么做的‘底气’。”王爱英说,从2020年下半年起,沁园邨小区就开始分步试验放宽“定时定点”,先是减少在箱房前值守的志愿者直至全部撤走,再安装“一网统管”设备监控志愿者撤走及放宽投放时间后的分类实效,最后在去年彻底“放心”将垃圾箱房改为24小时开放。

pic_006.jpg

从“暂停键”到“重启”

疫情期间,上海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乱,“足不出户”也造成垃圾无法正常投放。但是很多小区仍在家庭中进行着垃圾分类。而6月1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仅仅不到一周,全市社区的垃圾分类就迅速恢复。

“疫情期间,物业和小区‘同频共振’,和居民同吃同住同采购,相处得非常好。这也导致6月1日前,街道要求小区进行大扫除,不管是商品房小区还是老小区,物业和居民都主动表示会去打理。”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华沁居委会辖区内,有4个商品房小区和2个老城区,党总支书记王爱英说,借着疫情期间发展起来的“熟人社会”模式、物业与居民间培养出的“战友情”以及强大的志愿者力量,6月1日后很快就恢复了垃圾分类。

田子坊弄堂口形态雕塑引导“垃圾分类”

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姜欣则表示,区内所有街道目前都已经恢复了常态化垃圾分类管控措施。

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全市1.3万余个小区中,目前已有98.4%的小区(村)基本恢复垃圾分类投放。甚至,不少市民将“垃圾分类”与“如常的生活”联系起来,认为垃圾分类了,正常的生活就真正回来了。

市民对于垃圾分类这项成果,满意度也非常高。本轮疫情暴发前,上海居民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约为95%,约14.32万市民参与了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评价,98%以上市民表示满意。

从四分类到更精细

在许多更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垃圾种类的不断细化和调整,是一个必然趋势。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年后,这一趋势也开始显现。

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拎着前夜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奇怪的是,她手里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只装干垃圾,另外两只装湿垃圾。

“谜底”在定时投放点揭晓,上海小区里常见的四分类垃圾桶在阳光苑变成了五个,多出来的那个也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未烹饪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也贴有提示:“餐后已烹饪垃圾”。

pic_007.jpg

除了湿垃圾分成两类,该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去年,花木街道的168个小区试行“六分类”,一年内分出餐前湿垃圾8000多吨、旧衣物400多吨。

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舒征坦言,“六分类”并非全市的强制规定,要让居民充分了解并认同其意义,才可能持久自觉地“多此一举”。

其实,“六分类”表面看是精细化分类,实质是让更多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的可能。

以分为两类的湿垃圾为例,废弃蔬果花草等作为“餐前未烹饪垃圾”,在降解机内变成有机介质,“反哺”小区公共绿地、窗阳台;减重的“餐后已烹饪垃圾”减轻末端处置压力,高效变成绿电,同样“反哺”居民。

居民在家门口实在地感受到了“变废为宝”带来的实惠和喜悦,“认同闭环”形成,对于垃圾分类意义与价值的困惑、怀疑便烟消云散。

pic_008.jpg

“餐前未烹饪垃圾”在降解机内变成有机介质

上海市民深知,分得越细致,垃圾“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分类热情,给了上海末端处置环节不断加大产能和转型升级的“底气”。

上海垃圾分类三周年,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过去一年,老港湿垃圾二期、金山焚烧二期、奉贤焚烧二期等末端设施相继建成投产,上海湿垃圾资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许多前沿的生活垃圾处置技术也被这里的分类氛围吸引,敢在上海先试先行。

pic_009.jpg

纺织品和塑料的混合物,进一步加工后,将作为原料投入生产

废旧纺织品“少人问津”的窘境是长期以来城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置难的一个缩影。

本月,奉贤区的一处厂房内,不断有水泥灰色的板材在流水线上诞生,其原材料是再生塑料颗粒和再生纺织品颗粒。

这种名叫“纤塑板”的产品已经试制成功,全市首套废纺资源化利用装置预计今年可正式投产,计划年内生产1000吨,最终变成衣架、橱柜、桌椅、垃圾桶、工业托盘、围栏、垃圾箱房、排水沟等居民身边的惊喜。

“如果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没有整个社会在垃圾细分上的热情,没有稳定且有一定质量的废纺来源,项目不可能成功。”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驰飞坦言。

有全民分类热情和新兴的处置技术作靠山,废纺回收行业似乎迎来了春天。过去两年,某回收企业在上海累计投放的AI废纺回收箱达到700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回收废纺9000多吨。

pic_010.jpg

居民用交投废纺所得积分兑换纤塑衣架

从新时尚到碳达峰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它用三年时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许多人不再满足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将这股热情带入生活中的更多领域。

开展“光盘行动”、减少非必要的塑料制品消费、坚持公交出行……垃圾分类吹响了上海市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号角,也有了更多全新的深刻内涵。

今年初,石门二路街道的居民发现,身边多出一家干净整洁的废品回收“便利店”。更有趣的是,交投可回收物后,还能按品类、重量得到“减碳积分”。

一位环保产品经理方晨指着小程序页面说:“我自己交投了15.5公斤的各类可回收物,减少了1.659公斤的碳排放,这1.659公斤的‘积分’将来可以在门店或平台兑换商品或优惠券。”

pic_011.jpg

“除了改善身边的环境、让更多可再生资源进入循环链,生活垃圾分类其实还有显著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副院长邰俊透露,上海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的研究,其中一个重点方向是研究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对于减少碳排放的贡献。

这将丰富垃圾分类的价值内涵,并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一个人通过垃圾分类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有助于构建一个新的垃圾分类价值认同闭环。

而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于6月9日上线的小程序“固废碳管家”,更是让市民直观看到垃圾分类是如何服务于减碳的。小程序可以输入垃圾分类的公斤数,并换算成碳排放量。

比如分类投放了5千克干垃圾、5千克湿垃圾、5千克塑料、5千克玻璃后,碳排放总量为-12.31千克,而混合投放20千克垃圾的碳排放总量为7千克,因此碳减排量为19.31千克。

pic_012.jpg

“经测算,上海生活垃圾处置环节在实现零填埋的同时,实现了碳达峰。”同济大学教授何品晶表示,探索垃圾分类的减碳价值,除了构建更完善的垃圾分类价值认同体系,还能够更科学地指导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发展与调整。

以某类低价值可回收物为例,如果处置成本居高不下且减碳价值不足,将其重新归类为干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许是更加可持续的分类方式。

又比如湿垃圾存在多种处置工艺,综合考量资金成本和环境成本后,才能选定更适宜上海的可持续处置工艺,避免处置项目的重复投入和调整。

pic_013.jpg

浦锦街道两网融合中转站内,回收员正在整理收到的纸板箱

垃圾分类三年来,垃圾的组分在变化,垃圾分类的体系也是不可逆的,市民的投放、消费、生活行为也在改变,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治理能力也在改变。下一步,上海要着重探索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增加源头减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