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楼组则是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普陀区以党建引领楼组自治作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通过党组织引领凝聚共识、居民发挥主体作用参与自治,形成多方协同参与的共同治理生态,共同实现美丽和谐的社区治理。
万里雅筑真欣园小区是1999年建成的早期商品房社区,其占地面积约31724.46平方米,涵盖20个楼组。楼组作为社区最贴近居民的“神经末梢”,在邻里交流、凝聚共识、社区共治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党建引领聚合力,楼组建设有力量
在万里雅筑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社区内各楼组联动楼组长、党员骨干、志愿者、热心居民、业委会、物业、第二梯队等多元群体,组建一支“日欣月议”楼组议事团队。通过每月定期平安巡逻发现问题,制定每月议事机制研究问题,推动解难题、强活力、绘新景,探索走出一条“楼组自治带动小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
难点堵点共商议,社区治理有良方
针对社区楼道堆物等治理裉节难点,“日欣月议”楼组议事团队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楼组居民进行细致摸排、耐心沟通,认真宣传消防通道的重要性,用耐心、细心、恒心,有效动员居民共同参与楼道整治,推动长期堆放在架空层、楼道角落、占据公共空间的“僵尸”物品被一一清理。 这看似简单的楼道清理,正是示范楼组建设的第一步,在清除安全隐患、畅通公共空间、凝聚邻里共识的同时,为社区协同“变废为宝”奠定治理基础。
全龄友好共参与,变废为宝有妙招
清理出的物品何去何从?直接丢弃是资源的浪费。在真欣园“日欣月议”议事讨论中有了答案,楼组成为了创意孵化和实践落地的有效阵地。针对清理出的旧童车,楼组积极倡导居民参与“变废为宝”微改造。居民们运用巧手,对这些童车进行创意彩绘。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童车,在楼组居民的艺术再创造下,蜕变成了小区门头的一道充满童趣和艺术气息的独特风景。针对闲置的玻璃瓶,楼组依托“小手牵大手”主题活动,邀请社区的孩子们和志愿者共同开展创意设计和彩绘。学习环保理念、践行文明实践,这些独一无二的彩绘玻璃瓶,成了装点小区绿化、打造微景观的绝佳素材。
楼组联动强治理,多元协同焕新颜
万里雅筑居民区坚持用好“联”的方法,通过楼道联动,推动解决“楼内事”向办妥“社区事”拓展转变。各楼组在清理楼道和募集闲置物品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梳理资源,为社区景观微更新积累丰富素材。当小区门头面临黄土裸露问题时,楼组议事会提出的移植富余绿植、优选植物种类等意见被采纳落地。彩绘童车、玻璃瓶花器、彩绘石头、精心打造的绿植组合、太阳能彩灯……精心的设计、用心的付出,居民们将原本单调的门头区域,打造成了富有创意、充满活力的社区新地标。这“花”景的背后,是社区聚力同心的成果,更是比邻共治的生动实践。
不仅如此,针对小区26年房龄、个别楼栋外墙老化严重等情况,社区“三驾马车”同心同向发力,其中,新莱赫物业积极参与示范楼组建设,在做好日常保洁、绿化、维修、养护等工作的同时,主动购买刷墙工具及涂料、抽调人员集中粉刷,推动楼道宜居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对物业连连称赞。
楼组建设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活力源泉,万里雅筑居民区将持续以楼组“微治理”撬动社区“大更新”,为擦亮万里开放门户枢纽、宜居品质标杆、活力比邻治理名片注入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