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2-07

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三清博士”坚守城市供电一线

来源:
上海文明编辑

从清华校园到浦东供电公司,他勤奋钻研,率领团队发明专利50余项,被誉为“三清博士”;基层社区、世博园区、方舱医院……他脚踏实地工作在一线,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就是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全国劳动模范谢邦鹏。

pic_001.jpg

本硕博均在清华大学就读,这是谢邦鹏“三清博士”名号的来历,但走出象牙塔伊始,他也曾面临巨大的落差。他被分配到最基础的班组,成为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第一次现场工作时,他根本搭不上手。

怎么办?谢邦鹏发挥自己“学霸”的潜能,一边虚心向老师傅求教,埋头苦练;一边埋头钻入各种工作规程、说明书中,潜心学习。没多久,他成为班组里的“劳模”——拧螺丝最多、接线头最多、看图纸最多、做笔记最多。

难能可贵的是,谢邦鹏依旧坚持学习与创造,他成为了单位里的发明达人,他率领的团队拥有专利50多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0多篇,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余项。如今被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工人师傅们广泛运用的“套筒”,便是他发明的一项专利产品。

“套筒”实际上是一套电气化组合式装卸工具。在调换电磁继电器时,因为螺丝的“腿”太长,用一般的工具拧起来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谢邦鹏听到老师傅随口的抱怨后,开始琢磨如何改良手头的工具,提供工作效率。

他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带领团队开发出了这套电气化组合式装卸工具,解决了一线工人实际工作中存在多年的问题,拆一套设备能够节省一小时时间。

pic_002.png

如今,谢邦鹏团队负责浦东西南片约270平方公里、近60万户的保供电工作,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间亦是如此。他带领团队一手抓保障安全可靠供电,一手抓保障防疫紧急供电,先后完成辖区内方舱医院、核酸实验室等防疫设施的紧急接电、增容任务。

在抗疫保供工作中,谢邦鹏和他的团队依靠的不仅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更是用多年来创新发明的成果实现“智慧赋能”。

他们与政府合作开发的“上海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为浦东提供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情况分析,生成分析日报等各类报告70余份,获得高度评价;他们基于“掌上管家”等数字化工具开展方舱医院、核酸实验室等设施的紧急供电和防疫保电工作,有效提升疫情期间供电服务和保障的水平。

pic_003.jpg

“数字化工具不断迭代,但最终扛住时代考验的,依旧是工具背后人的精神,疫情期间我们成为守护城市光明的‘逐光者’,把‘人民电业为人民’放在心间,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会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践行使命、责任与担当。”谢邦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