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2023-01

松江这个全国文明村有一群投身公共文化服务的“百灵鸟”

来源:
上海松江

夕阳的余晖洒落大地,将广阔的田野染成一片金黄,袅袅的戏曲声从窗口传了出来,犹如百灵鸟在歌唱。每到这时,全国文明村新浜镇胡家埭村的村民便知道,百灵鸟文艺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排练。

pic_001.png

百灵鸟文艺队成立于1964年,曾一度中断解散,但因村民的热爱,2007年文艺队顺利重组,成为了胡家埭村及其周边村落不可或缺的群众文艺力量。

传承创新两不误

百灵鸟文艺队负责人方维珍回忆,重组伊始,整个团队只有五六人,每年只能进行几场小规模的表演。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现在的百灵鸟文艺队已经发展壮大至25人,分为舞蹈、乐器、戏曲三个组别,成员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35岁。

pic_002.png

这两年,随着年轻人的加入,百灵鸟文艺队的演出形式也有了升级。除了《陆雅臣卖娘子》《借黄糠》等传统沪剧以及各类折子戏,舞蹈、歌唱等新表演形式也进入了村民们的视野。“训练时可以跟大家一起唱唱歌、跳跳舞,特别开心。”一名队员乐呵呵地说。

与此同时,新队员的加入也让戏剧的质量提升不少。“一部戏里难免有各类角色,不同角色年龄相差较大。以前,我们只能进行一些反串,现在有了新队员,角色安排更加合理,整部戏的精气神也大大提升。”方维珍说,目前现场观众最多时可达两三百人,还有很多人主动申请做志愿者,帮忙搬道具、搭戏台。

文明新风戏中传

眼下,百灵鸟文艺队正在筹备乡村振兴相关戏曲。“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讲出自己的身边发生的故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方维珍满怀憧憬地说。近几年,百灵鸟文艺队积极和村里联络,将最新政策内容通过戏剧节目等形式带给村民。

pic_003.png

打磨一台融合各类宣传内容的戏剧,从构思到最后呈现,通常要耗费数月。但是艰辛的创作换来的是良好的宣传效应,由于村里老年人较多,比起横幅、海报等宣传载体,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戏剧节目呈现效果更好,且更容易被接受。方维珍也表示:“政策讲解有难度,但把政策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演绎身边事,村民就爱看”。这些年,文艺队通过快板、戏曲、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了多场演出,小品表演唱《垃圾分类是共同责任》《法律服务赞赞赞》、沪剧表演唱《依法服兵役》、快板《建党百年迎吉祥》《第七次人口普查开始了》等节目都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

据了解,目前,百灵鸟文艺队每年巡演共计20余场,定期前往15个村(居)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