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25-04

“四门”工作法推动小区业主自治共治

来源:
文明虹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广中路街道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聚焦业委会建设、物业管理、电梯更新等小区治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创新思路做法,总结工作经验成效,取得一系列成果。

广灵居民区面积约为4.79万平方米,共有住宅小区5个,其中售后公房小区3个、商品房小区2个,共有居民1700余户、3100余人。针对辖区住宅小区老旧、人口密度大、治理难度高等特点,广灵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打造了党建引领社区能人达人参与自治共治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在多个小区取得成效。

优化治理模式解决共性问题

虹瑞公寓和新昌大厦均为人口100余户的微型小区,过去存在管理缺位、设施老旧等治理问题。居民区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小区实地调研,判断居民上缴物业费较难支撑物业公司运转成本。在街道房办指导下,居民区党总支在两个小区先后试点,将“包干制”物业计费方式变更为“酬金制”,明确物业与业主的责任边界,逐步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两个小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共性问题。

树立扎实作风赢得业主认可

迫在眉睫的治理问题解决后,居民区党总支将建强业委会作为首要任务。过去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新昌大厦、虹瑞公寓原业委会均运转不力,业主对换届选举翘首以盼。为了挖掘和发动社区中有能力、有意愿的能人达人加入新一届业委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莉带领党小组长挨家挨户上门交流,以扎实的作风赢得群众认可。经过半年多时间,两个小区的新一届业委会班子顺利组建,并迅速开展了基础设施更新等一系列民生实事。

发挥枢纽作用统筹各方合力

为进一步赋能社区,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协调枢纽作用,整合共建单位、群团组织、专业机构、区级平台等各方资源共同推进社区治理。比如,新昌大厦业委会发现一笔数额较大的售后公房维修基金因被人遗忘,已在银行沉睡20多年。居民区党总支、业委会齐心协力,依托领导干部“面对面”等工作机制,得到区级部门和街道房办的大力支持,最终将资金转回小区账户。

微信图片_20250429091858.jpg

微信图片_20250429091903.jpg

小区治理不仅依赖“三驾马车”,更需要居民共同参与。居民区党总支通过打造党员和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叩开居民“心门”、增强家园意识。在新昌大厦,居民区党总支号召党员带头参与楼道治理,使楼道面貌焕然一新,并带动50余位居民成为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在虹瑞公寓,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建立“党员绿化包干区”,鼓励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同时按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成立居民小组,在活动组织、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429091910.jpg

经过数年探索实践,各小区逐步实现“四大蜕变”:一是班子蜕变。新任业委会班子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形成有效合力。二是设施蜕变。小区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更新升级,安全、温馨指数倍增。三是管理蜕变。“包干制”转变为“酬金制”后,各小区物业费、停车费收缴率等陆续实现100%,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四是人心蜕变。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有力提升了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居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