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饲养宠物越来越多,各种不文明养宠的现象也随之产生,“放养式”遛狗、任宠物随地便溺、噪声扰民等不文明养宠行为常引得邻里间矛盾、纷争频发,影响到社区和谐。近日,松江区街镇社区积极加强宣传治理,不断提升居民文明养宠意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绘制“宠物友好地图” ,倡导社区文明新风
岳阳街道人乐居民区携手社区“治理官”,结合小区实际,定制了一张“宠物友好地图”,并结合整饬蚯蚓塔、发放拾便袋、开展文明养宠宣传等措施,打造人宠和谐相处的良好社区环境。
“我们发现养宠者遛狗的路线不固定,早晚间常有扰民之嫌。而且宠物冲撞玩耍,有时也会惊到散步的居民,要是没牵绳就更危险了。”一位“治理官”调研后坦言。“推荐的路线遛起来蛮舒服的,一方面线路很长,覆盖面也广,小狗逛得很开心,而且清理粪便也方便。”养犬居民王先生说,看到路边上立起来一张遛宠地图,自己这两天也带着小狗沿着上头的路线走了走,体验颇佳。在他看来,人和宠物都是社区的一份子,要实现宠物友好,不仅要完善硬件、约定规约,最重要的还是宠物家长能负起责任来,做到“宠”爱有方。
为了倡导文明养宠,人乐居民区专门推出了“一份文明公约、一堂普法讲座、一节萌宠课堂、一支治理队伍、一张友好地图”的“五个一”文明养宠行动,并组建“爱心爪印巡逻团”,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文明养宠宣传活动,一起手绘蚯蚓塔、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拍照上传给物业、在早晚遛宠高峰期发放宠物拾便袋,在服务中带动文明养宠习惯深入人心。
免费接种送上门,文明养犬护平安
泖港村联合镇农业服务中心开展“免费接种送上门,文明养犬护平安”便民服务活动,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犬只狂犬疫苗接种服务。由兽医和村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小队,逐户上门为犬只接种疫苗,同时引导村民做好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良好习惯。泖港村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向村民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耐心讲解依法登记、定期免疫、牵绳遛犬、清理粪便等规范,引导村民自觉养成文明养犬好习惯。
规范养宠行为,助力文明养宠新风尚
“小区绿化带到处是宠物粪便,太糟心了,严重影响小区美观!”居民仇阿姨无奈地说道。长久以来,宠物粪便在小区绿化带、人行道等公共区域频繁出现,不仅影响小区环境卫生,还引发了居民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佘山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文明养宠”理念,分析合适的公厕选址,并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征求意见。养宠居民从使用便利性角度提出建议,非养宠居民从环境影响方面发表看法。经讨论,最终在临河绿地建了3座宠物公厕。同时,为保障宠物公厕的长效使用,实践站定时清理粪便、打扫地面、消毒杀菌,并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向居民宣传文明养宠知识,鼓励大家共同监督不文明养宠行为。
无独有偶,新桥镇丁浜居民区立足居民实际需求,结合居民遛宠路线调研结果,在步行道旁绿地试点建设便民宠物公厕。该设施充分利用边角木材、麻绳等环保材料搭建围挡,划分宠物如厕区域,并配套设置专用沙池、拾便袋及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及时清理宠物粪便。公厕外观融入萌宠卡通元素及文明引导标语,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获得居民广泛好评。同时,丁浜居民区同步开展“文明养宠公约”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在早晚遛宠高峰时段现场引导,普及科学养宠知识,倡导“遛宠牵绳、粪便清捡”等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