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秋,馨宁社区活动室中,一场别具一格的“宜居扇缘”楼组自治座谈会温馨启幕。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与馨宁社区的楼组长们齐聚一堂,竹篾清香萦绕,丝线灵动穿梭,欢声笑语交织间,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在此深度对话,共同勾勒出馨宁美丽楼道建设的动人画卷。编织邻里情共话治理心
妙手编“扇”缘,金花共织邻里情
活动现场,大学生与楼组长们携手沉浸于竹编扇制作。竹篾与彩线在巧手中翻飞,人字形、十字形的精美扇面渐次成型。楼组长们自嘲为“社区手艺人”,这支历经七年风雨的队伍,在人员更迭中始终活力满满。新老成员默契协作,于扇面绘就各具特色的图案,交流编织心得,探讨设计灵感。“结善(扇)缘,交良(凉)友”,这一美好寓意恰似楼组长队伍的发展写照,在传承中创新,于合作中成长。竹编扇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载体,更成为连接大学生与楼组长、凝聚邻里温情的桥梁,传递着社区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深度访谈,汲取社区治理真经
边做边聊间,楼组长们动情分享社区治理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九朵金花”到如今的“十朵金花”,队伍在七年时光中不断壮大。“新增成员让服务更精细,每位楼组长都有负责楼层,对每家每户情况了如指掌。”楼组长陈阿姨的话语,道出了服务精细化背后的努力。
她们讲述解决高空抛物问题时的坚持,回忆清理楼道电瓶车的艰辛,更分享处理电梯间烟头问题的暖心故事——不是简单制止,而是深入了解原因,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联系社区服务。这些鲜活案例,让年轻志愿者们深受触动,也彰显了社区治理中的人文关怀。
金花绽放,赋能社区治理新貌
座谈会后,上海师范大学的“社区治理师”志愿者们分享感悟。这五朵“小金花”自年初招募培训后,每月投身社区服务,在实践中成长。“楼组长阿姨们的智慧让我们大开眼界,社区工作要像家人一样用心交流。”志愿者组长小王的话,道出了实践带来的深刻启示。即便暑期无法到场,她们仍通过线上持续支持社区工作。此次座谈会,是经验交流,更是爱心接力。
展望未来,共绘馨宁美丽蓝图
活动结束时,大家手持共同完成的竹编扇合影留念,扇面上“楼道共守护,邻里一家亲”的字样在阳光下闪耀,既传承了传统手工艺,更延续了社区治理精神。此次“宜居扇缘”活动,以手工艺为纽带、访谈为桥梁,生动展现了“十朵金花”在社区自治中的关键作用。未来,馨宁社区将持续深化楼组长分层管理工作机制,激发楼组长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让“小楼大事”汇聚成社区温暖的洪流。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指导、丰富活动形式,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更多社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共同绘就馨宁社区美丽楼道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