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23-11

听他们讲述“石榴籽”一家亲

来源:
上海文明编辑

你是否知道“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中,屹立着一座‘民族团结誓词碑’,上面刻着26个民族的代表签名。其中,有一个显眼的名字映入眼帘——召景哈”?

你是否听说“在汇师小学,一直有‘爱心校服漂流’活动传统。从2019年开始,汇师全校师生每年都踊跃捐出校服、书籍和学习用品等,向外传递爱心温暖”?

你是否了解“徐汇区老师们‘组团式’援藏,将上海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带到日喀则学校,播下了一粒粒种子,打开了一扇扇窗,留下了一支支队伍”?

pic_001.jpg

11月17日下午,“汇同心,梦同行”徐汇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系列活动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小学主题演讲比赛决赛活动在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2楼大礼堂举行。来自徐汇区各中小学的8位一等奖选手获得者,从71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用精彩讲演诠释自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最终,徐汇区田林小学彭臻骋、上海市世外中学赵翊钧、上海市第二中学吕佳泉3位同学获得特等奖。

活动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宗局指导,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民宗办主办,得到了徐汇区华泾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徐汇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秦丽萍,上海市民宗局副局长毛俊等市、区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pic_004.jpg

在决赛现场,小选手们深情演绎,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大家了解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位用爱撑起整个家庭的母亲,她名叫阿尼帕·阿力马洪;跟大家分享自己和爸爸研学行走在云南彝族、青海藏族土族、海南黎族苗族、贵州苗族仡佬族同龄伙伴生活学习的乡村和学校,一路上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不同生活、不同文化和别样的感悟;向大家传递在华夏大地上还生活着许多其他少数民族,我们可能信仰不同、语言不同、民俗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中国人,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中国梦。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活动中还有一位特殊的虚拟主持人“小石榴”,寓意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一直以来,徐汇区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现场播放的视频呈现了“汇爱萨迦”品牌活动的最新开展情况,得到了广泛关注。现场还进行了市、区两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授牌,果果幼儿园作为基地代表介绍了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特色做法。

据了解,徐汇区正大力推进“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首批30个“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实践教学基地中,就有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基地——黄道婆纪念公园。黄道婆不仅是我国棉纺业的先驱,也是民族团结的使者,来自华泾镇的“泾彩汇同心”志愿者为同学们带来了沙画讲演《衣被天下》。活动在徐教院附中合唱团带来的《在灿烂阳光下》中画上圆满的句点。

pic_011.jpg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汇区始终高度关注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努力把学校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真正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同时,充分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与载体,积极开展各族学生共同参加的仪式教育和文体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学校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把握区域资源,创新载体方式,不断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形成特色做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徐汇教育也将继续高度重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区域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更多的徐汇学子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花永远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