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4-11

从“隐善”中体味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王永娟

来源:
评论文编1

11月15日,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顺其自然”的109万元捐款,落款“其顺”,地址:长春路1号。据介绍,从1999年起,“顺其自然”坚持每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已是第26次,累计金额高达1686万元。

“其顺”就是“顺其自然”。据悉,她(他)的捐款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顺其自然”四个字中随机选择两个字作为捐款人名,有时落款是“顺自”,有时是“顺然”,今年落款是“其顺”。二是落款地址都是不存在的。三是每张汇款单都不超过1万元(达到1万元需要署上真名);四是都在每年的11月到12月汇出,然后将收据邮寄至市慈善总会。

近年来,不愿意透露自己姓名的“隐善”行为在全国多地都曾出现过。除了1999年起的“顺其自然”,还有温州的“兰小草”,隐名埋姓每年捐款2万元长达15之久年,直到2017年“兰小草”因病去世,他的身世才被揭开。这位一辈子没离开海岛的乡村医生叫王钰,在妻儿耳边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多做公益事……”

2004年底,青岛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向当时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5万元。他们没有留下真姓名,而是用“微尘”化名。随后,他们为“非典”、喀什地震、白血病儿童等捐赠了更多……如今,“微尘”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也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其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

“隐善”之所以更令人感动,正因为“隐善”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别无他求。慈善,就是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这要比任何带有功利性的捐助更加难能可贵,因为“隐善”恰恰彰显了慈善的真谛。以不留姓名的方式行善,有悲悯济世的情怀,更值得敬重,而社会也恰恰需要这样的真正有公益心之人。

慈善是没有外来压力条件下自愿奉献爱心的援助行为。当然,无论是“显善”还是“隐善”都是“善”,只要是“慈善”都值得推崇。只是,像“顺其自然”们这样的“隐善”行为,更令人仰视。“隐善”增多,不断刷新文明的足迹,也让我们从“隐善”中体味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隐善”,也为全社会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