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2-03

2022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4期(总第994期)

来源:
系统管理员

227dee940b3a2ede43f26d8d0697fb8.png

【我们的节日】

长宁区多管齐下,打造文明吉祥虎年春节

上海金山区朱泾镇打通“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工作交流】

奉贤区关爱礼遇先进典型 传承弘扬文明新风


【我们的节日】

长宁区多管齐下,打造文明吉祥虎年春节

2022年春节,长宁区通过“走访慰问、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方式关怀留沪过年职工,丰富市民假期生活,推动传统节日振兴,传播社会文明风尚,营造祥和、喜庆、文明的新春氛围。

多方携手,用关爱点亮温暖的灯。做好春节期间留沪职工关心关爱工作。节前,各单位纷纷走访慰问留沪一线员工,送上新年祝福和节日问候。邀请多位书法家亲笔书写春联,赠送一线环卫工人;区领导为全新升级的“骑手驿站”的留沪代表发放迎春大礼包,并邀请他们参加游园会,体验糖画、捏面人、红包拓印、写福字等活动。节中,各单位精心安排留沪员工生活,区妇幼保健院举办“迎新团拜会”;医学检验所细心安排节日期间的值守用餐;养老服务集团公司为留沪工作人员发放防疫用品、组织开展与养老院老人们同吃年夜饭、同看春节晚会、共迎民俗新年活动。做好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新春慰问工作。区领导率队慰问全国道德模范朱国萍、全国文明家庭李仁杰家庭,送上党和政府的新春祝福。全区开展慰问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优秀志愿者共计1300余人次,营造全社会学习、崇尚、关心、争当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好对困难群体的关怀慰问工作。由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红十字会等部门组织,对全区近3300户困难家庭开展新春慰问,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和美好的祝愿。

多点开花,用志愿筑牢安全之门。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区文明办联合团区委面向全区广发疫情防控社区储备志愿者招募帖;组织各级文明单位、高校、区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发动各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共招募210余名志愿者,为助力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贡献文明之力。区市民巡访团持续开展商场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巡访,守护市民健康。开展平安守护志愿服务活动。在各居民社区开展春节前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防诈骗等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区、街镇市民巡访团在重点时段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志愿服务专项巡访。动员各街镇平安志愿者参与小区巡逻、街面防控、重点区域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

多姿多彩,用活动浓厚节日氛围。开展迎新春网上活动。通过H5的方式,发布“文明新年 春在长宁”倡议,号召市民过一个健康、环保、节俭的文明年。开展联名红包定制款抽取活动,联手儿童博物馆、幸福里等单位发布两款定制款红色封面,供参与互动的市民抽取。开展新春祝福征集活动,以投稿征集的方式,引导市民群众通过文字、照片和视频记录身边的长宁年味。开展未成年人寒假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推出“六边形”文明小达人养成计划,发动未成年人以提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参与爱国情怀抒一抒、传统文化秀一秀、疫情防控画一画、家务劳动做一做、资源节约议一议、社区生活说一说等六大活动。截至2月10日,约有5500人次参加活动。开展系列文化配送活动。打造“海派时尚惬意年”诸多线下活动,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主展区)、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虹桥艺空间(非遗展区)、虹桥街道融·古北驿站(社区展区)以及华政步道·法剧场(数字展区)开展“啊呜啊呜  老虎来了!——第十三届国际少儿生肖绘画作品展”。打造“欢乐传承民俗年”,开展民俗快闪、生肖画展、趣味皮影等系列“非遗进商圈”活动,将非遗传承节目带进长宁来福士广场、中山公园龙之梦等商业综合体,让市民在节日休闲娱乐的同时,品鉴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打造“快乐学习充实年”,于元宵节期间开展“文化雅集·元宵讲座”“日知课堂:花好月圆闹元宵”等一系列既有趣又增知的主题活动,让市民在体验快乐年节的同时,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长宁区文明办)


上海金山区朱泾镇打通“节日+”

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2022年春节期间,金山区朱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深耕“暖春与共”志愿服务项目,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上下工夫,打通节日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精确锁定目标,让志愿服务凸显“准度”。春节前,结合“我们的节日”“我为文明添光彩、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推出“暖春与共”“十个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通过“送出一份关爱、提供一期陪伴、开展一轮走访、举行一场活动、发出一纸倡议、美化一次环境、送上一张车票、参与一次值班、传递一波温情、组织一次观影”,引导和动员更多的志愿者把各式服务送往不同的目标人群。

积聚裂变力量,让志愿服务更具“深度”。春节前后,分中心志愿者为空巢、留守、失能、高龄以及子女因疫情防控要求不能陪伴过年的老人送上新春礼包,带去精神慰藉;将“移动理发店”开进社区广场,助老人们干干净净迎新春;为低保、大病、孤残、困难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参与防疫宣传和管控,做好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物资配送等服务,确保民生稳、人心稳、社会稳;安排文艺志愿者前往新泾村参与“欢乐春节 幸福乡村”---“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村民们“品尝”了一道传统节日文化“大餐”。

创新多种形式,让志愿服务提升“广度”。广泛宣传并发动各级志愿者积极参与新春佳节志愿服务,同时整合镇内资源,联系对接镇总工会、工业园区、安全办、旅游景点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拓展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极大地提升了“暖春与共”项目的辐射面和感染力。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春节、元宵节前后,约有600多名志愿者加入朱泾镇“暖春与共”“十个一”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服务各类群体逾7000人次。

                                                 (金山区文明办)


【工作交流】

奉贤区关爱礼遇先进典型

传承弘扬文明新风

奉贤区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学习宣传工作,积极做好先进典型关爱礼遇,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社会氛围。

选树典型,榜样引领。培育选树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先进典型。2位市民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10位市民荣登“中国好人榜”。1户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9户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4户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同时,还涌现了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此外,区内每两年选树一届奉贤区道德模范,建立“身边好人”常态推选机制,形成村居、街镇、区自下而上三级推荐评选模式,构建覆盖全区的“榜样链”。

学习宣传,成风化人。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以及各级各类宣传阵地,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及公益广告宣传。在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规划资源展示馆,各镇图书馆及广场、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设置道德模范展板,进行陈列展览。组织道德模范直接向干部职工、市民群众、青少年讲述人生经历和道德体验,比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美育修身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开展道德模范面对面等活动,南桥镇还建设了“尚贤苑”好人公园,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马利军、汤晓红为原型进行文艺创作,推出沪剧《遥遥娘家路》《石榴红了》,树起了道德模范的高大形象。

关爱礼遇,崇德向善。健全关爱礼遇帮扶机制,颁发奉贤区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卡。落实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出席节庆活动、免费体检、优先医疗、免费游览、报刊赠阅、免费电视、免费公交、免费检修等关爱礼遇。如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出席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专场音乐会、世界经典电影名曲音乐会、奉贤区“美育修身”主题展示活动等。每年开展新春集中走访慰问先进典型活动,对国家级荣誉获得者送上节日祝福和慰问金。推出“一千个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观演礼遇”“一千个书香文化盲袋”等“八个一千”志愿者礼遇机制,探索建立调动全社会资源创新志愿者礼遇的综合模式,共筑“感谢有你 礼遇贤城”的城市温度,引领全社会践行“奉信、奉贤、奉献”的城市品格。

                               (奉贤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