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2-03

202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35期(总第985期)

来源:
系统管理员

1616742544376.png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

徐汇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大平台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浦东新区发挥达人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让公益广告成为嘉定文明城区靓丽的风景线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

徐汇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大平台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汇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精心培育理论宣讲“新思汇”、道德践行“新风汇”、人人参与“志愿汇”、案例教学“实践汇”、美美与共“美育汇”等项目品牌,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站点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注重“引”,“新思汇”提升社会治理驱动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聚领导干部、理论专家、区域青年、社区群众等各种力量,组建千名“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组织集体备课,提升宣讲能力。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联手市委党校,推出两季“新思汇——群众身边的理论大课堂”,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城市思想文化阵地。13个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组建23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分队,以红色行走、情景课堂、百姓话百姓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讲好党的历史、讲好“四史”故事、宣传党的理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打造成理论宣讲大讲台、为民服务大平台、红色经典大看台。

注重“融”,“新风汇”彰显精神品格感召力。持续举办“汇讲坛”60余期,在市民与大家面对面对话中,打造“汇文汇智、汇善汇美”“汇文化”。推出两季“梧桐·名家汇”,带领市民走入夏衍旧居、黑石公寓、梧桐66、永嘉庭等文化地标,零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突出典型引领、推进修身实践,如徐家汇乐山片区、凌云417街区、漕河泾华富街区等,以“硬治理”空间重塑为先行,以社区文化培育为重点,通过社区能人、志愿者骨干引领自治共治新风尚,引导居民迈出“小家”、走进“大家”,激发片区治理内生活力。

注重“实”,“志愿汇”凝聚文明城区向心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区级部门成立15支区特色志愿服务队,151支志愿服务分队,面向群众开展文明实践。同时,以“1+N”模式对接“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五单式服务群众流程和五步骤项目管理流程为核心功能的全闭环管理,服务受益面达50万余人次,努力构建从“指尖到身边”的文明实践新生态。13个街镇分中心发挥社区能人作用,组建126支街镇特色志愿服务队,推出天平“宝怡乐”志愿服务团、徐家汇乐山“七彩志愿大篷车”等品牌项目111个,以及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4个。

注重“汇”,“实践汇”激活人人参与生命力。着力延伸文明实践触角,在构建区、街镇、居民区“1+13+306”纵向贯通的阵地网络基础上,区中心联手29个条线部门、各分中心,依托区域化党建资源,建立区文明实践基地、街镇特色文明实践点百余个。着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围绕徐汇全面推进“邻里汇工程”要求,区中心推出“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汇聚25个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实践案例,以案例教学方式,探索文明实践助推社会治理的新范式。街镇文明实践分中心与实践站点发挥文明实践力量搭建议事平台,有效凝聚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践,引导老百姓在电梯加装、城市微更新、美丽家园建设等事关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充分讨论、表达需求、共同决策,提升社区自治共治水平。

注重“塑”,“美育汇”增强美美与共吸引力。区中心联手区教育、文旅等部门,打造“未成年人励志地图”,汇聚8万多名中小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累计100余场。组建文明徐汇“红韵”小记者团,让未成年人走进纪念场馆、革命旧址遗址等红色场所,寻访相关历史遗存、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接受实地“沉浸式”学习,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觉肩负起传播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的光荣使命。开展家门口德育教育,区中心与龙华烈士陵园联手打造“致敬英雄”、天平分中心与上海社科院联手打造“天平德育圈”、长桥分中心与30所学校少年宫联手打造“清和育人”等德育教育课程,丰富未成年人“家门口的社会大课堂”。发挥文明实践整合资源优势,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推出“美育汇·大师课”,推进区域优质美育资源走进校园,更好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徐汇区文明办)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浦东新区发挥达人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浦东新区积极开展社区治理骨干征集活动,挖掘活跃在社区里的能人达人,推动“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引导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在社区中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深入挖掘打造“浦东社区治理达人”。一是全区发动、层层推荐。全区各街镇、村居积极发掘并推荐,2020年首批征集到的1317个达人中,有善于调解社区矛盾的“老娘舅”,有热心参加社区公益提供义务服务的“活雷锋”,还有组建和带领文体团队活跃社区的“热心人”。二是专业化多媒体打造。拍摄制作宣传短视频,打造《浦东社区达人天天见》品牌宣传栏目,持续通过学习强国、浦东发布、浦东观察、浦东电视台以及哔哩哔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连续发布,讲述达人服务社区、投身公益的精彩故事,展现社区达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多元化渠道探索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一是举办线下研修活动。引入社区治理相关政策、社区群众需求解读、公益活动策划组织与实施、文化修养与技能提升等专业课程,不断提升社区治理骨干的示范带头、组织策划、团队引领等综合能力。二是组织线上分享活动。以新媒体矩阵为依托,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分享社区达人对社区治理“人人参与”、志愿奉献精神的体会,以及如何在社区中更好发挥达人作用、带动其他居民参与等经验做法。三是筹划集中展示活动。结合2021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大会,制作社区治理骨干典型事迹宣传片,集中展现社区治理骨干深耕社区、服务居民、引领自治共治的风采。

达人效应凸显提升社区内生动力。一是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能人达人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发挥自身专长开展助老为老、亲子互助、人民调解、环境美化、文化体育等各类志愿服务,在应对社区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小区物业管理等治理中担起重任。二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以社区达人为支点,撬动各方资源,打造多元化的活动和服务项目,让更多居民群众在共享社区建设成果的同时激发服务社区、参与治理的热情,推动人人参与社区治理,人人享有社区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浦东新区文明办)


让公益广告成为嘉定文明城区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9月,嘉定工业区开展“不规范公益广告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制定阵地管理规定,打造特色宣传阵地等方式,让文明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共参与、齐行动,开展“啄木鸟行动”。来自村、社区、子公司、文明单位、共建单位等600多位志愿者,围绕宣传海报破损、宣传内容过期、宣传阵地缺失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查出各类公益广告不规范问题200余处。结合每月5、15、25日“三五”行动,组织市民巡访团重点对社区内外、村域范围、道路两旁、街边商铺等区域开展“公益广告啄木鸟巡查”,发现污损缺失及时上报整改。同时,结合暑期活动,在各中小学组建“小啄木鸟侦查团”,并开展“城市公益广告”巡查行动。

勤巡查、常更新,建立“动态数据库”。建立巡查联动机制,联合联勤、城管、市政等多部门对各类型公益广告做到每日有巡查、每月有记录、季度全覆盖。建立阵地广告动态数据库,时时掌握阵地信息,将公益广告阵地纳入“城管通”一网统管。建立联动整改机制,对存在的问题要求三天内整改回复。2021年上半年,通过“城管通”平台整改各类问题450余件。

立规矩、明责任,出台“管理新制度”。制定《嘉定工业区户外公益宣传广告阵地管理规定(试行)》,明确各环节主体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发布流程和备案制度,合理分配公益广告阵地资源。如上半年围绕城市综合治理、垃圾分类、市容环境、人口管理、防电信诈骗等主题进行发布备案,统筹安排、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针对性的分配阵地资源。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各阵地权属单位每年对阵地设施进行至少一次安全检查,用制度保证设施的安全可靠。

有主题、讲内涵,打造“城市新地标”。紧扣宣传主题,规划宣传阵地,打造一区域一主题,先后打造“一河一路”景观步道、“榜样的力量”市民修身步道、布置“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主题喷绘。围绕“健康”“廉洁”“法治”三大主题,对海裕广场、南苑公园和汇源广场进行一系列改造,铺设景观绿植,提升公园规划营建水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两大热点为主题,在辖区主干道精心设计,打造特色主题墙绘,将党的理论宣传以生动的形式融入百姓生活。

                    (嘉定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