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2-03

202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39期(总第989期)

来源:
系统管理员

227dee940b3a2ede43f26d8d0697fb8.png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杨浦区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黄浦区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嘉定区江桥镇条块联动赋能文明实践 让科普触手可及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杨浦区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杨浦区强系统,抓规范,促服务,提质量,坚持“四个注重”,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获得感、幸福感,用心助力未成年人阳光、健康成长。

一是注重协同推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民生重点工作事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 “双减”工作。对标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编制《杨浦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逐条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任务分工,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注重机制完善。制定《杨浦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杨浦区中小学作业管理监测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针对手机、课外读物、睡眠等五项管理专题工作方案,指导学校制定《作业管理监测办法》,形成“一校一案”。建立责任督导每月常态调研机制,发挥责任督学作用,对学校作息时间、体育课时、课间大活动、课后服务安排、校内作业公示等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注重保量提质。充分发挥少科站、少年宫等主阵地作用,建立科技、艺术、体育、劳技等优质课程群,为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中国智慧”名师大讲堂、集邮少年说等活动深受未成年人喜爱。依托学校少年宫、学生社区社会实践指导站,开展“微游红色杨浦”人文行走、博物馆藏品鉴赏等活动,让未成年人感受杨浦人文历史和创新发展。“舒屋-延吉社区青少年成长中心”开设成长训练营,开展“挑战不可能”等活动,为青少年撑起心理健康的蓝天。

四是注重借势聚力。借助杨浦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区域高校志愿者资源,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常态化支持。整合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科学研究、区教育学院专业研究资源和社会服务力量,与复旦大学开展大中小学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在开展决策咨询、探索机制创新、开发课后服务、打造专业服务队伍等四个方面,共同探究“双减”背景下区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杨浦区文明办)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

黄浦区提质增效深入推进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黄浦区坚持“融合、开放、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枢纽作用,整合条块资源,努力形成全域共建共享格局,释放文明实践工作“最大化效应”。

统筹规划,织密区域阵地网络。一是全力筑牢工作基础。在人口密集度高的临街区域单体建设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步建设10个街道分中心和170个居民区实践站,实现三级阵地全覆盖。二是全面优化网络布局。根据各区域内人群的需求特性,先后在新天地楼宇商区、南外滩旅游景区、南昌路红色街区、苏州河沿线岸区等地,统筹建设“淮海家”“汇星空”“瑞金·初心会客厅”“苏州河樱花谷”等一批特色阵地,完善全区服务网络。三是努力打通阵地末梢。鼓励各街道社区探索创新、深化拓展,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和美社区。如五里桥街道以“七彩楼组”建设为载体,延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末梢”,把文明实践阵地建到群众身边。

健全机制,保障阵地常态运行。一是以“五张清单”压实阵地基础。全面梳理各级阵地的组织、责任、团队、项目、需求五张工作清单,按照分级整合、分类管理原则,形成区中心统筹协调,街道分中心供需对接,居民区实践站、各特色阵地互联互动的运行模式。二是以“联席会议”确保合力运行。制定《黄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具体任务分工,把全区34个相关单位纳入文明实践阵地体系。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强化项目整合,年底开展检查考评,将成员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切实从制度上保障条线单位、街道社区的各类阵地平台联通贯通。三是以“项目共建”联通专业资源。与市社科院、复旦大学、交大医学院、上海昆剧团、上海红领巾说唱艺术团等加强联动,引入专业力量,向各街道社区配送理论宣讲、医疗健康、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

打造项目,充盈阵地服务内容。一是懂民心,打造“十个有”实践项目。利用各级文明实践阵地,畅通民意反馈通道,结合“大调研”“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征集百姓实际需求。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任务和百姓实际需求,推出“言之有理”“文明有戏”“志愿有约”“时代有痕”“实践有行”“百姓有话”“成长有礼”“健康有道”“榜样有力”“人生有悟”十大实践系列品牌项目。二是暖民心,开展“一百个”实践项目。融通条线资源,逐一深化“十有”实践项目的子项目。与团委、妇联、老干部局、教育局、文旅局、卫健委、体育局、区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重点部门及各街道社区,编制形成“心声讲堂”“学习里”“浦江红”“昆曲雅音会”“心晴加油站”等100个接地气、聚人气的常态化文明实践项目。三是聚民心,开展“区域化”实践项目。贯通阵地资源,区中心与各街道分中心实现二级联动、共育实践项目,如与五里桥街道、淮海中路街道、老西门街道等联手开展“榜样有力·奋斗者讲堂”“健康有道·淮海义诊室”“人生有悟·到孔子家上学”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凝聚力量,扩大文明实践效应。

(黄浦区文明办)


嘉定区江桥镇条块联动赋能文明实践 

让科普触手可及

近年来,江桥镇以“让科普有温度,让科普触手可及”为宗旨,对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科普传技能”主题内容,以“科普+”的形式,着力打造科普主题空间,让市民在学习、体验、探索中提高科学素质,打通文化科普的“最后一公里”。

聚合产业资源,打造主题科普空间。一是凝心聚力,打造“科普主阵地”。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内,打造一个集科普书籍阅览、科普互动体验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型空间——“科普·智空间”,引入驴妈妈“红色VR体验”、太太乐“鸡精研发互动体验”、工博士“人机对弈体验”等科普设备,设置科普书籍阅览角区、现场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域,形成家门口的科普家园,营造浓厚科学体氛围。二是“串珠成链”,串联“科普体验路线”。以“跟着科普趣旅行”为主题,推出小I机器人展厅等串联而成的科普体验路线,使百姓在行走、探索、体验中提高科普素养,构建文化科普实践生态圈。

融合优质平台,打造科普活动品牌。一是依托平台组建队伍,提升专业性。依托上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服务平台、上海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社区书院”活动科普资源平台等专业平台,精准联动上海地质研究院、中国电科51所、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中福会少年宫、爱·龙华生命教育基地在内的10余家市级专业科普力量,组建“科学豆豆”科普志愿联盟。二是打破传统创新主题,增强趣味性。梳理出200多个特色活动“科普资源库”,新增科普实验室、科普大讲堂、科普趣课堂、科普小厨房、科普智慧旅、科普光影厅等六大主题,突破以宣传资料、讲座等为主的传统形式,以沉浸、互动、体验等方式提供给市民群众多方面的选择。“奔跑吧机器人”“有趣的皮影戏”“探秘电磁波”“制作潜望镜”等20余项特色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和欢迎。

集合路径渠道,提高市民参与度。线上线下一体推进。线上,通过“上海嘉定”、“醉江桥”微信公众等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帖,扩大活动影响力;线下,以招募“科普体验师”“科普空间轮值讲解员”等方式,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嘉定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