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2-03

2021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简报第36期(总第986期)

来源:
系统管理员

1616742544376.png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

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

杨浦区积极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放大实践活动示范效应

【圆梦新时代 为民办实事】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把百项文化服务送进群众心坎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

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

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

今年以来,长宁区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总体要求,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级阵地统筹协调、融合发展的作用,在阵地建设注重融合共享、在品牌建设注重融汇共育、在机制建设注重融通共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深里走、向实里走。

阵地共融、资源共通,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党史学习教育三级阵地五类网络。统筹系统内外、体制内外、线上线下的各类阵地,有效推进资源整合、功能融合,依托已建成的“个十百千万”长宁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阵地五类网络,把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建在离群众最近、活动人气最旺的场所。一是融入基层党建,实现三级阵地全覆盖。依托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建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建设10个街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整合居民区活动室、党群服务站等社区阵地建设185个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是融入美好生活,探索特色实践站(点)建设。结合“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围绕红色领航、社区治理、绿色生态、AI赋能等主题,打造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点)36个,不断拓展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网络。三是融入社区治理,打造“家门口”文明实践阵地。建成106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楼宇(组),10000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家庭,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社会最小“细胞”、“最后一米”。

项目共建、品牌共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三个更加注重”。积极探索将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讲好党史故事、开展为民服务、助力民生实事的重要阵地。一是更加注重政治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打造“五个一批”学习载体,即:刊播一批微视频、编排一批原创红色剧目、整合一批特色课堂(市民修身课堂、道德讲堂、百姓学堂等)、提供一批宣讲课程、打造一批宣讲品牌(初心讲堂、“宁”好故事荟、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等),讲好党史故事、中国精神、上海品格、长宁特质。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党史宣讲活动806场,覆盖7.6万人次。二是更加注重社会治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发挥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社联会、商圈联盟等平台作用,充分调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青年白领、未成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如结合愚园路、武夷路、番禺路、新华路等城市更新和“美丽街区”建设,探索成立街区志愿服务联盟、开展“午间公益1小时”、“行走的雷锋”等系列主题活动。三是更加注重服务群众,推动志愿服务能级有效提升。把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开展“圆梦新时代、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各级阵地排摸群众需求,形成3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通过市区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实现供需对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机制共创、成果共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融合,探索形成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向深入。一是探索各类资源的统筹融合机制。按照“开放集成融合”原则,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党群服务中心机构、人员、资源“三统筹”,载体、项目、平台“三融合”,提高空间使用率,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探索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区成立26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机关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力量志愿服务队,在参与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在实践中共享文明建设成果。三是探索保障激励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与城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长宁区文明办)


杨浦区积极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

品牌,放大实践活动示范效应

杨浦区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弘扬“睦邻为德、睦邻为伴、与邻为善、助邻为乐”社会和谐风尚,积极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努力扩大示范效应。

打出宣传教育“组合拳”。发挥区域内高校、党校、军事院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论工作者和报刊台网理论宣传阵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面向基层广泛宣传。开展“大家微讲堂”“真理味道甜万家”“云端思政课”“党课开讲啦”、百场党史学习教育课“七进”行动,发挥杨浦宣讲联盟、社区政工师、复旦博士生讲师团、“老杨树”、社区草根宣讲员、小小宣讲员等各行业、各年龄段志愿群体的关键作用,以鲜活语言和生动形式传播党的声音。

打响价值引领“最强音”。积极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发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人民教育家于漪、时代楷模钟扬等全国杰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重点,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国歌声声嘹亮”、雷锋文献收藏展、“大隐 五角场人文讲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国际研讨会等实践项目。

打开文明创建“新局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宣传动员,征集发布《90秒看杨浦、一起走向幸福路》《文明杨浦 睦邻家园》“我们的城市”等系列音视频作品,开展“最美工地”“最美楼道”“最美街区”等百个文明城区创建点位再提升行动,推广复制“一脉三园”“睦邻门”“创智农园”等成功实践,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打造时代新风“升级版”。链接高校校区、科创园区、部队营区、商区、社区等各方资源,积极开展“节俭进门、文明到家”制止餐饮浪费行动、“萌宠有你、文明同行”文明养宠行动、“生活减量节”“乐活体育健康”“公益五角场”等项目和活动,涌现了“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志愿者服务队、“仓喜卿”助学工作室、社区规划师、社区健康师等特色队伍,积极建设睦邻家园,构筑文明与共的生活共同体。

打出文化供给“特色牌”。结合“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推动传统节日与杨浦文化相融通、与社会生活相协调。开展“百年风云话滨江”“共青森林音乐节”“学习节”“睦邻文化节”“非遗节”“元宵行街会”“风筝节”“悦学修身”等特色项目和品牌活动。发挥科技创新志愿服务队伍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推动科普进社区,做实社区创新屋,提升市民科学素养。

打通志愿服务“全链条”。建设数量充足、构成多元、富有活力的“8+12+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落实人员培训、组织培育、项目孵化全过程培养。扩大《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国歌故事进课堂”志愿服务项目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发挥志愿者在文明城区创建、社区平安建设、扶老帮困助残、便民利民服务、社规民约制定等领域的积极作用,截至2021年上半年,杨浦区注册志愿者325561人、志愿服务团队1481个、志愿服务项目19180项。

(杨浦区文明办)


【圆梦新时代 为民办实事】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把百项文化服务

送进群众心坎里

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平台、两张清单、三项机制、四种类别,积极探索“文化+”配送新模式,将“接地气、有灵气、冒热气”的百项优秀文化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个平台”强管理,让文化配送行之有序。由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牵头,设立点单热线平台,以专人前期协调确认、专人现场指导对接、专人后期跟进反馈等三个“专”实现菜单-点单-评单全流程资源配置和全方位运作。目前通过该平台已实现社区31家居民区和50家社区单位百余场文化配送的有序运转。

“两张清单”全覆盖,让文化配送行之有力。按照文化产品来源和人群特点,形成更对应实际需求、更符合人群所需的社区版、社区单位版2张配送清单,实现文化配送的“精准滴灌”。对社区老年人,设置红色故事、科学养生、戏曲民乐赏析、智能手机运用等;对楼宇白领,设置油画素描、红色音乐会、艺术品鉴、都市美妆等,切实让文化成为社区居民、楼宇白领、外籍人士等与社区链接的催化剂和调节剂。

“三项机制”高标准,让文化配送行之有效。一是建立健全配送产品评审制度,设置涵盖教师授课情况、活动内容、时长、兴趣喜好、意见建议等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表。二是健全工作流程,对配送过程中供方、需方和监管方涉及的对接、协调等工作内容,建章立制,明确工作职责。三是强化监督责任,明确文化配送巡查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文化配送的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效能监管力度。

“四种类别”激活力,让文化配送行之有成。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品质精良”为目标,既注重新时代文化引领,也注重实践性、实效性的共建共享。通过科普讲座、文艺导赏、文艺普及、体验互动四大公共文化类别繁荣辖区文化生活,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区域单位参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建设活力。

                           (浦东新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