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齐心抗疫 普陀区各级文明单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一呼百应 团结一心 奉贤区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动力
▲长宁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服务
【工作简讯】
▲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郑英豪出席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俞伟参加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线节目
【基层动态】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招募技术支持保障志愿者支援核酸检测设备运行
▲徐汇区华泾镇组织沿街商铺志愿者充当“跑腿小哥”保障隔离居民生活物资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解决隔离社区医疗需求
▲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和打浦桥街道共同招募61名“孤独热线”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齐心抗疫
普陀区各级文明单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近期,上海多区疫情反复,普陀区各级文明单位主动作为,以各种形式参与、协助疫情防控,弘扬志愿精神,为抗击疫情汇聚志愿力量。
一、团结奋战,志愿奔赴一线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利群医院、宏康医院第一时间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吹响防疫“集结号”,迅速组织青年志愿者队深入防疫一线。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青年志愿者前往集中核酸采样点支援,配合街道安抚群众情绪、协助检测登记,优化排队流程,8小时连轴转,力求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蔓延。利群医院医生多次出征集中隔离点,通过老带新,传授经验,带出一批驻守医生志愿者队伍,展现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宏康医院22名专业志愿者临时受命奔赴社区,连夜为甘泉、宜川街道的居民展开核酸采样工作,持续作战33个小时。
二、守望相助,志愿服务暖人心
当前疫情处于最吃紧的阶段,市民群众生活秩序受影响,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新老问题,基层一线志愿者们处变不惊,暖心志愿故事陆续发生。面对小区封控筛查时,怀胎9个月的孕妇需要去医院产检的情况,区公安分局95后新警志愿者沉着冷静,经过多次协调,安全护送孕妇至医院产检,并安排好后续几次的产检出行,保证在封闭管理期间不影响孕妇正常产检。未来岛园区组建了11人的志愿服务队助力真建花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小区实行闭环管理后,为小区1014户家庭派送“爱心蔬菜包”,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三、凝心聚力,志愿力量筑防线
按照“应设尽设、应扫尽扫”“条线归口管理、属地托底实施”原则,城投公司、新金环集团等文明单位明确防控责任,安全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城投公司及下属单位根据各单位业务职能、管理责任和管辖范围,对所属办公场所、建设工地、商圈、写字楼等区域,开展排摸梳理、张贴点位,启用“随申码·场所”扫码登记工作。在商场、沿街商铺、公园等点位设置志愿者专人指导扫码入场,为后续疫情的排查提供精准追溯数据。新金环集团迅速响应号召,召募志愿者派发爱心物资,投入到园区疫情防控工作中。
(普陀区文明办)
一呼百应 团结一心
奉贤区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动力
自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以来,奉贤区持续不断宣传“三件套”“五还要”等防控举措,通过志愿者驻扎疫苗接种点、“九不歌”疫情防控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等形式,基本形成了全覆盖、全方位、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大格局。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街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文明单位等各方力量以主动的姿态迅速集结,一呼百应,团结一心,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疫情防控实战。
一、志愿力量主动参与
自2020年疫情防控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以来,奉贤市民以理性的心态关注疫情防控进展,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病毒赛跑。从小区封闭式管理到楼道闭环式管理,再到密接、次密接群体的管控,2022年以来,南桥镇累计350余名志愿者主动加入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上海南方国际购物中心有限公司等市级文明单位积极开展“联手公益、志愿有我”防疫封控管理志愿服务行动,苏宁商城、中通速递等爱心企业第一时间提供各类防疫物资。
二、志愿团队带头冲锋
作为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南桥镇培育壮大了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团队,在开展文明养宠、亲子阅读、科普推广、公益扶贫等志愿品牌项目的同时,以团队力量带头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如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南桥公益联盟带头进入奉贤区天鹅湾小区,参与封闭式疫情防控工作,轮番驻守小区楼道口,开展密接人员防控排摸工作。
三、市民骨干正向发声
开展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时,市民总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某种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对此,社区干部采取让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组建疫情防控区域的市民微信群,发动志愿者在群内正向发声、积极引导,将心理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措施之一,积极预防、减缓疫情的社会心理影响。
四、社区干部交互疏导
南桥镇作为奉贤新城的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压力尤为突出,涉及疫情防控人员基数大、范围广,一线基层工作者承担着日夜待命、时刻上阵的防控任务,心理负荷相对较大。对此,南桥镇部分社区干部自学心理学专业知识,为同事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部分社区干部开展交互谈心,缓解心理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团结一心与疫情作战。
(奉贤区文明办)
长宁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志愿服务
长宁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城区,在本轮疫情中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公众心理疏导志愿服务,为社会公众建起“心理防护”的坚实围墙。
一、整合资源,拓展心理疏导志愿力量
用好“1+10+185”(1个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0个街镇心理服务工作站、185个居民区心理健康服务点)三级实体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网络。积极推动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队、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以及专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各类心理疏导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志愿服务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心理疏导。
二、“线上+线下”多元模式,分类施策
线上,积极宣传推荐长宁区社区心理辅导中心热线80110808,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热线4008216787等咨询渠道,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线下,各街镇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积极通过每日电话、定期走访等方式,与居民区保持紧密对接,了解居民心理情况,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心理疏导。如江苏街道一封闭小区疑似有精神问题的居民情绪不稳,心理疏导志愿者通过多次现场干预和心理关怀安抚居民情绪,并进行持续跟进。同时,志愿者们积极解答小区内居民的各类心理问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三、广泛宣传引导,舒缓社会心理
通过“上海长宁”“文明长宁”“心服心防”等各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大众心理防护知识传播,传递最新政策解读和保障服务,确保广大市民了解疫情防控进展,舒缓紧张心理。同时,新华街道、周桥街道、仙霞新村等多个街道根据需求,持续开展《情绪压力管理三步走》《如何缓解焦虑》等线上心理讲座,缓解居民紧张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宣传工作。
(长宁区文明办)
【工作简讯】
3 月 21 日,市文明办副主任、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郑英豪出席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对全市广大志愿者为构筑疫情防控坚实屏障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介绍了我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情况、关心关爱志愿者的举措以及市民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渠道,并呼吁市民积极加入上海志愿者。
3月17日,市文明办志愿服务工作处处长、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俞伟参加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线节目。节目中,俞伟同志介绍了上海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工作情况和市民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并呼吁广大市民积极注册成为上海志愿者,就近就便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基层动态】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招募技术支持保障志愿者支援核酸检测设运行。志愿者们按片区划分小组,在十多个核酸监测点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紧急维修、更换等工作,为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徐汇区华泾镇组织沿街商铺志愿者充当“跑腿小哥”保障隔离居民生活物资。在隔离管控期间,华泾镇建立“菜场联盟”排摸周边物资情况,由志愿者整理“生活图鉴”通讯录传递商品信息,实现线上下单,再由志愿者将物资配送上门,解决隔离期间居民生活物资购买问题。
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解决隔离社区医疗需求。通过制定封控小区协助居民配药流程,组建了由25名执证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志愿服务小组和由6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配药小分队。在封闭期间,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用药指导和配药跑腿等志愿服务,实现社区隔离不缺医、封闭不断药。
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和打浦桥街道共同招募61名“孤独热线”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志愿者在做好个人疫情防控前提下,对社区一千余名孤老、独居、失独、残疾等特殊老人提供每周一次的精神慰藉服务,重点关注封控地区居民心理健康状态,对情绪波动较大或特定需求的老人增加慰藉频次,引导居民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和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