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4-06

江西:爆款消防公益广告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公益宣传

“话说曹操夜袭刘营,一把火烧了个天昏地暗,刘关张三兄弟气得吹胡子瞪眼。然而,诸葛亮早已布下局中局,先‘送礼’,后‘激将’,最终让曹营也燃起大火……”

近日,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推出的短视频公益广告《你得管管》又一次引爆关注,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等相继转载推广,发布24小时内播放量超1000万次。

自2018年推出第一部短视频公益广告《提拔握压》以来,该总队已经累计推出11部创意公益广告。其中,6部荣膺中国公益广告最高奖“黄河奖”;2部入选江西省文化巡礼展,被列入“礼赞新中国”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据不完全统计,11部短视频公益广告累计播放量已超12亿次,形成“破圈”效应。

江西消防公益广告为什么能“出圈”?爆款消防公益广告是怎样“炼”成的?笔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讲好消防故事 为安全发声

在当前的传播生态中,受众被庞杂的信息流包裹,注意力极度分散。如何让专业的消防知识,进入广大受众的“法眼”?

2017年,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新闻宣传处所有人员齐聚一堂,就该问题进行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讨论。最终,他们得出结论:短视频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消防宣传也应该与时俱进。这群从来没有涉猎过广告的人,提出如下创作推广原则:讲好故事,让百姓喜欢看;知识精准直白,让百姓看得懂;“热闹”里藏“门道”,让百姓记得住;线上线下齐推广,让百姓看得到。

“讲好故事,巧妙创意,肯定是最重要的。”该总队新闻宣传处一级督导员张娟说,作品需要避开填鸭式、说教式的传播理念,而应通过巧妙构思去架构故事,跳出消防说消防,让公益广告变得有趣有味、入脑入心。

如今,他们创作的11部公益广告中,从三国、唐朝到民国、现代,时间跨度长;有沙场征战、有宫廷智斗、有家长里短,场景转换大;结局反转、设置悬念、幽默诙谐,表现方式多,但无一例外是通过艺术形式影响受众、打动受众,从而让受众记住消防知识。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养成消防安全习惯,是消防公益广告的出发点、落脚点。”该总队新闻宣传处处长周演锋表示。近期上新的公益广告《你得管管》,是针对“燃气软管”的安全使用而创作的。在燃气火灾事故中,软管老化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作该作品的目的,便是提醒大家及时更换燃气软管。

江西消防公益广告十分注重从消防安全小切口入手,如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器、消火栓。它们是扑灭初起火灾的“利器”,使用起来并不复杂,但很多人对这些器材有着天然的“畏惧”,不知道怎么用。江西消防公益广告《提拔握压》《凭本事吃荔枝》套用杨修之死和唐玄宗赐杨贵妃荔枝的典故,巧妙地传授灭火器、消火栓的使用技能。

不少网友留言,“我竟然看着就学会了灭火器使用,这波宣传满分”“就几秒钟,解决以前讲一个小时都记不住的问题”。

还有一名物业主管留言,他就是通过看《凭本事吃荔枝》这部广告,学会了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助力他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当上了主管。

创作的11部作品中,他们将消防安全知识“无痕”融入故事场景,不但戳中受众兴趣点,还便于传播扩散,吸引更多受众跟随故事了解消防知识,实现公益科普目的。

创作“不疯魔” 作品“不成活”

“一向严肃的政府机构,做如此跳脱的内容,领导同意么?同行怎么看?网友会怎么说?”在决定拍摄公益广告之初,创作团队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 这群由70、80、90后消防宣传人员组建的创作团队,没有科班出身的广告人,也没人有影视工作经历,只有一腔“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的激情。如今,决意要拍公益广告,并且还想要在购物中心、电影院这些“高大上”的地方投放,实属一件难上加难之事。 好在,这个想法得到了总队领导的支持:“只要有利于增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利于减少火灾对生命的侵害,你们就放手去做。”

从广告“小白”到6年11部作品,这支创作团队的秘诀是“不疯魔、不成活”。从知识点提炼到广告标题、文案创意,集思广益,反复推敲。一有灵感,就发到讨论群里;有些眉目了,就集中讨论。没有人云亦云的附和,没有上下级别的顾忌,有的是热火朝天、你来我往,模糊的创意设想也在争论中变得越来越明晰。

“由于白天大家都有日常工作,讨论大多在晚上进行,经常是连续头脑风暴,我们实打实见过单位凌晨每个时刻的样子。”该总队新闻宣传处二级助理员黄国帅说,敲定第一部公益广告《提拔握压》的广告词,是在一个凌晨。讨论从当天19时开始,当时参与讨论的有七八名同事。围绕灭火器使用动作,“摇、对、拔、压”“拔、握、描、扫”“看、摇、拉、瞄、压”“提、拉、握、压”……但大家都觉得不满意,不够顺、不好记。

持续讨论了数个小时后,黄国帅突然拍了一下大腿,脱口而出一句:“提拔我呀,提拔握压!既有趣又顺溜!”打破沉默,大家瞬间睡意全无。“小火不怕、提拔握压”,灭火器的广告词就这样产生了。

“提拔握压”统一了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向社会普及灭火器的使用步骤,让更多人记住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021年1月推出的公益广告《别离太近》,是针对“小太阳”取暖器的安全使用而创作的。围绕这个主题,2020年9月创作团队就开始组织人员策划。“小伙伴们都很积极,创作了寻宝版、战争版等好几个版本,几乎每次讨论都会迸发新的‘火花’。”该总队新闻宣传处全媒体中心主任胡明田说。其间,创作团队的成员们把讨论出的几个脚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们看,然而却好评寥寥。“有的反映主题让人费解,有的反映主题不集中,有的反映进入主题太慢,没有一个得到一致认可。”胡明田说。

然而,创作团队并没有因此气馁。推翻重写10余次后,才确定最终版本,将“拉开距离再取暖、用时看好走时关”的知识点,巧妙融入视频内容。该作品发布当天,新媒体平台播放、阅读量达3000万次。

“不满意不采用,不成熟不开机。”周演锋表示,江西消防11部公益广告平均每部策划制作周期在3个月左右,长的则需要半年时间。因为他们时刻谨记,消防公益广告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正能量,更是救命的知识,急不得,更错不得。

在分析江西消防公益广告为什么能“出圈”的原因时,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政务新媒体实验室主任侯锷说:“这些作品消解了政府机构一向严肃的刻板印象,以充满互联网的‘草根精神’为落脚点,通过平等对话的视角进行沟通,避免了受众的逆反心理,让作品更易被接受和二次传播。”

多方位覆盖 推广也是重头戏

在江西,各地的电影院线、广场巨幕、户外LED屏等,都能看到江西消防的公益广告。为什么这些作品会备受线下大屏的青睐?

周演锋说:“在筹备伊始,设想的投放渠道就包括电影院线、广场巨幕、户外LED屏、楼宇电视等载体。所以不论是《提拔握压》《起火生烟》《你得管管》的古装风,还是《张关理待》《我的店铺为啥不能住》的民国风,抑或《丞相,别慌!》的京剧风,每部作品的场地、布景、选角、道具等方方面面,都是参照电影级别来制作的。”

通过高质量画面和贴切的音效,让受众在观看中获得了观影般的沉浸体验,自然也备受各行各业的支持与推广。

同时,周演锋认为:“消防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不同,不容易过时,可以加大投入,制作好,以后可以长期播放,人均宣传成本反而更低。”

意外的是,作品长度在一分钟内的“短时特性”十分符合线上传播规律,让江西消防公益广告在网络上率先火了起来。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头条号等消防自媒体矩阵联动发力,实现移动终端渠道上的高覆盖率,让传播效果无限放大,各领域自媒体纷纷转发,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有网友笑称:“消防界最会拍广告,广告界最懂消防。”“公益广告还能这么拍?江西消防真的让我长见识了。”

而对于“误闯”广告圈6年多的江西消防宣传人来说,把消防宣传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枯燥、生硬的消防科普做得生动有趣,是他们坚守的初心。

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以受众为中心,以传递平安为使命,做好消防宣传,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推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教产品。

来源:国家消防救援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