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公益广告大赛自正式启动以来,经过111天的创意征集,目前已圆满完成招赛工作。据统计,本届大赛共有3560位不同主体的参赛方积极参与,累计收到12449件参赛作品,参赛方涵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以及保加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泰国等7个国家。
今年参赛的主体数量和作品数量等维度的数据较之去年有显著提升。其中参赛主体数量提升114%,参赛作品数量提升34%,这不仅体现了大赛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也反映出社会各界对赛事认可度以及参与热情的不断攀升,更彰显了创新力量在公益理念传递中的蓬勃生长。
本届大赛主题类参赛作品数量相比去年大幅增长,以“美丽世界”为例,今年该类别报赛数量为4343件,增幅超过50%。“美丽世界”聚焦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议题,既容纳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各种具象主题,更容易适配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作,因此得以突破圈层成为多元创作者的首选。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设的“人民城市”类别虽然参赛数量相较其它两类较少,但该主题聚焦在“人民至上”中把握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展示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更新的各方面,意义非凡。惟其聚焦,方显价值——我们相信,当创作半径缩小到“人”的尺度,每一条投稿都将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可量化注脚,也将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准模块。
本届大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从地方参与度上看,上海、广东、江苏、福建、四川排名前五。从年龄跨度上看,本次最小参赛者年仅6岁,恰是 “创益无界” 理念的鲜活注脚。6岁的参与,标志着创新公益的种子正在更低年龄段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青少年创意类”的作品征集加入创作行列,用新鲜视角诠释社会责任,为公益生态注入接续不断的活力。来自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的作品也积极加入这场全球广告盛事的创意角逐,大赛的国际版图再度延伸,也标志着中国公益创意从“走出去”升级为“请进来、共生长”的新阶段。
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数字广告之都”的重要举措,本届大赛得到东方网、上海发布、上观新闻等数十家媒体的广泛报道,中央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院校也同步转载大赛信息,积极为大赛发声造势。招赛期间,我们还走进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人民城市展示馆举办多场宣讲活动,提升大赛的全民参与度。
目前,大赛已进入评审阶段,约200位来自业界、院校、媒体、品牌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专家组成评审团,在9月至10月的评审阶段先后完成线上初审、线下终审、政审以及公众投票等评审流程。大赛完成评审后,将于上海举办颁奖典礼。
最后,再次感谢全体创作者们对大赛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满怀创意与热忱的作品,在大赛中斩获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