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2-11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⑩|科教兴国:以“三个第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来源:
上观新闻

pic_001.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前行三者之间相互推升、彼此促进的耦合关系,也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催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持续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体现出必要的响应能力和供给质量。

一、“三个第一”紧密互动、高度耦合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涉及多元主体协同、各类要素整合、各种能力集成以及多重机制联动,是一项具有较高复杂程度的系统工程。其中,科技、教育、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科技子系统的功能是确保“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即不断推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教育子系统旨在培育“第一资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地输送各类人才;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既指向经济增长的动能塑造,也包括社会治理的能量补给。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互动的逻辑关联。首先,在“第一生产力”的形成和“第一动力”的转化过程中,“第一资源”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可以清楚地识别出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递进逻辑。其次,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培育和成长,必须高度嵌入“第一生产力”形成和“第一动力”转化的过程,千锤百炼始成金。第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主导者,同时也扮演着科技创新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链接”角色。“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只有通过“第一资源”的起承转合,方能在高水平互动中不断推升彼此的能级。第四,“第一生产力”的供给质量、“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决定了“第一动力”的能级高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工作要求,而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理论视角,并指出了体系效能提升的可循路径。

二、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全方位、跨越式的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我国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位置和作用愈加显著。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交错并存的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更具韧性、张力、活力、弹性及黏度,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快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至2.44%。在建立投入增长保障机制的同时,还要注意投入的结构改善和效率提升问题,在重大基础前沿领域、在未来技术发展最有可能实现突破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方向、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总体安全的战略必争之地,进行超前布局,开展策源性、战略性和储备性研究,尽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筑牢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根基。

二要加快打造能够应对多任务情境的战略科技力量。面向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重大科技专项、大科学设施、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强化协同机制建设,打造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为核心,贯通不同类型组织,跨产业、跨领域、跨区域,能够直面全球科技前沿竞争的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实现“卡脖子”技术瓶颈的集群式突破。在具有基础性和先发性优势的领域,着力增强对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能力,锻造旨在形成制衡能力的“杀手锏”,争取更大的战略主动。另外,颠覆性技术研发事关产业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必须未雨绸缪,启动有组织、策略化的超前研究部署。

三要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意图的任务体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一方面要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既要关注特定攻关目标的实现,也要注意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尤其要发挥重大科技决策机制的作用,对需要全力攻关的任务结构进行识别和分析,并根据轻重缓急排序。

四要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效能提升中具有“落棋一子,满盘皆活”的效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经济发达、科技资源富集的区域,通过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可以集中区域内的优势力量和有利条件,快速形成重点领域从科技创新到产业突破的体系化能力,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区域创新协同是一个面向诸多不确定性的渐进过程,首先要在使命和愿景层面引发共鸣,而后逐步达成行动层面的共识,再到责任共担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共建和共治。

五要坚持科技创新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时刻保持与外部世界的高频互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获得信息交互和能量反馈。为此,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营造开放创新生态的过程中,应该显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格局,一方面,可以依托已建成的大科学设施,策划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国际大科学工程,引天下之英才。另一方面,可以聚焦基础前沿和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问题,设立开放式科研基金,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中国贡献。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新空间,强化重大科学议题设置能力,参与制定并维护国际科技合作的规则和秩序,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三、持续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整体效能提升的决定性力量。人才来源于高水平的教育,并在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中历练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4430万人,其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发展,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全面考量和反思,系统施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论述明确了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思路和根本遵循,以此为指针,我们必须加强对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及人才成长的趋势研判、规律认识和需求把握,在此基础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条件支撑,持续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

从教育和科技相关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生产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知识传播与扩散的载体和渠道愈加多元,科学研究范式加速迭代升级,“科学家+实验室”的传统科研组织形式逐渐被打破。从国家创新体系演进的角度看,必须密切关注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生产方式的迭代升级、知识供给侧与需求侧互动方式的持续更新,以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路径变迁。要从这些趋势变化中,形成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及重点领域的整体性认识,进而完善人才供给的顶层设计,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对于人才规模、结构、层次、供给节奏等方面的复杂性需求。

在探索和认识人才成长规律方面,可以尝试通过全周期、宽口径、多维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人才画像数据库,逐步形成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成长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设计及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其中,评价制度改革尤为关键,要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建立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健康成长。

在把握国家对于人才培养重大需求方面,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看,单边主义、封闭主义、孤立主义迅速抬头,各种试图绕开中国的“圈子”正在形成,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因此,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关注并把握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两个方面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除了各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青年科技人才,国家创新体系还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工程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这些人才仅仅通过教育系统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必须借助科技和产业系统的带教力量,依托科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采用“干中学,学中干”的培养模式,助推人才成长。

四、加快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

有了“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有了“第一资源”的可靠保障,还要将其高效转化为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使得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和服务链密集交织起来,让跨产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并富有成效,不断激发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相互碰撞的场效应。加快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赋能成效。

一要引导资本赋能。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星星之火”,到燃起产品化和市场化的“燎原之势”,每一步都需要不同类型和偏好的资本关注和介入。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营造有利于风险资本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加中小微科创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融资机会。另一方面要建立国资创投功能性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发挥国资创投在新兴技术投资领域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二要强化服务赋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构建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的发现、培育、扶持及服务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加快创业孵化、概念验证、技术中介、成果转化、评估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市场拓展、管理咨询、创新方法等专业化的功能性资源集聚,构建功能齐全、层次丰富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三要促进平台赋能。在多维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科学研究范式和科技创新模式加速迭代发展,日趋数字化、平台化和社会化。面对蓬勃兴起的中小微企业及社会创新需求,应加快谋划,向其开放包括大科学设施、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在内的基础性科研平台。同时,布局和建设一批指向数据归集、算法训练、算力集成、软硬件开发的开源开放创新平台,激活社会创新力量。

四要推动数据赋能。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面向政府部门公共数据以及公用事业、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准公共数据,构建归集、开发利用及共享的机制和规则体系。建立具有一定数据整合和加工能力的数据中心,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数据标准化采集和共享设计,并探索形成相应的服务机制,打造“数字引擎”,助推数字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五要实现场景赋能。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聚焦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建构和开放层次更为丰富、领域更加交叉的社会应用场景,形成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充分互动的局面,在新兴技术获得能量释放空间的同时,让老百姓更多地感受科技进步的“社会温度”。

六要探索治理赋能。在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新兴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具体领域后,可能对产业安全、社会秩序、商业道德及科技伦理形成冲击,往往会超出既有法律、政策和制度的规制范围。另外,部分企业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收集、分析并涉嫌非法利用涉及用户隐私的消费行为数据,对于这些行为,取证和监管的难度非常大。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政府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开展科技伦理治理,降低新兴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

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是基础和前提,持续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是根本,加快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是目的,三者之间密切相关,高度耦合。抓住“三个第一”这个牛鼻子,推动科技、人才、创新的协同发展,一定可以使国家创新体系要素更充沛、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强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原载于2022年11月4日“上观新闻”,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