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2-11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⑪|全过程人民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来源:
上观新闻

pic_001.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发展导向。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在听取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该中心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汇报后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概念和重要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发展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作出的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推进政治发展的方向选择

政治发展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进程,而且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广义而言,政治发展也可以视为人类的政治文明进程,也就是人类美好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观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得以运用和体现的进程。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政治发展反映的是由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对政治上层建筑之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更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意味着我们党认识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我们党用一系列规划和举措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我们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就明显包含着政治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为了推进这个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以此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任务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时,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相联系。这意味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推进政治发展的方向选择。因此,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不断拓展和完善,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方向,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理论原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党政部门的协同性、公民参与的全过程性、多环节的连续性,超越了资本主义民主;在广泛的政治实践中,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我国正处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

其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并就此作出具体部署。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按照时间表,我们需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又对此进行了强调,并作出进一步部署。显然,这是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将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近些年来,西方的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形塑新型的民主治理形式,不仅对我们自身的政治发展,而且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作出的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如下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具体目标:

第一,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通过这些方面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必将更加趋于成熟和定型。

第二,不断提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给水平和能力,使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它作为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指导下,在政治过程的诸多领域和层面进行系统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以不断促进平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们通过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从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这不是一种主观感受的改变,而是准确地表达了客观情况的变化。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后,我们需要通过不断促进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发展进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三,使国家的法律、制度、政策等更趋定型、更加稳定。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我们的各项法律、制度、政策等将趋于成熟和定型。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恰恰是邓小平说的这个“三十年”的时间节点。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为了实现我国各项法律、制度、政策等成熟定型的需要。如何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挖掘并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需要通过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也是关乎社会主义政治前途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毫不夸张地说,社会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处在一种在围堵中生存、在批评中奋进、在质疑中前行、在曲折中成长的过程之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成就,回应了有关“历史终结”的质疑,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更来源于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和憧憬。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料之外的相对薄弱的国度首先开始的,而且这些国家在实践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经受了各种挫折,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前途成为一个被世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社会主义政治前途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指能不能推动经济发展、能不能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恰恰在于,能不能开天辟地创设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国家治理体系及其治理能力,能够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建构,能够真正地实现“人民的政权、为人民的政府”这样一个价值目标,能够塑造一个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能够给人民带来既有物质文化生活,又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美好生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正是致力于解决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并以此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政治发展理论表明,谋求或者推进政治发展是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任务,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制度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不同的。积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推进政治发展,是我国政治发展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我们始终强调并坚持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说,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

从现实基础和目标愿景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切实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二是努力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程度。制度化程度的问题,是国家政治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国家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三是夯实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性基础。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也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的问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进程中,致力于法治化、制度化、认同性这样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将成为决定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战略部署。

(作者为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