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宁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动员各类创建主体和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投身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生动实践,筑牢思想新高度、促进实践新成果、弘扬文明新风尚。“文明长宁”将陆续推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录,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各创建主体的特色工作和创建亮点。
本期将聚焦“文明单位”创建主题。截至2023年2月底,全区共有7家全国文明单位、118家市级文明单位和281家区级文明单位。其中,江苏路街道等5家单位正在积极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11家单位积极争创第二十一届上海市文明单位。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长宁区消防救援支队
共同感受文明之风
长宁区消防救援支队以争创上海市文明单位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贴长宁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将文明单位争创工作贯穿于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始终。
坚持在举旗定向政治引领中
深化精神文明培育
坚持党委统揽、科学规划。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制定出台《长宁支队精神文明创建一抓三年工作计划》,细化21项重点任务。
坚持铸魂育人、坚定信念。邀请市委党校、区道德模范等专家来队讲学20余场次,连续2届在青年阅读马拉松超级赛中获“学习标兵”,主题征文《水火中的三封书信》获旗帜网全国二等奖,《烈火》获评市“群文新人新作”,微电影《火塘》获评第九届上海市民微电影节全面小康专题奖。
坚持党建引领、先锋示范。积极构建“党建+创建”工作格局,联合26家驻地党组织联组共学,云南红河异地招录获评“市十大扶贫典型案例”,连续四年招录45名红河青年,为响应沪滇协作就业号召做出贡献。
坚持典型带路、崇尚新风。深挖援豫抗洪、抗台救援、重大安保、科技创新等先进典型,支队相继涌现“全国消防119先进个人”“市应急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市巾帼建功标兵”“区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区道德模范”“区平安卫士”等先进典型,累计13个集体、368名指战员立功受奖。
坚持在破解城市治理困境中
推动精神文明实践
全力护航“平安长宁”。建强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地下空间、抗洪排涝、社会救助及防疫消杀专业队,成功打赢重大消防安保60余场次,经受台风“利奇马”“烟花”等实战考验。疫情期间兵不卸甲,组建专业消杀队完成区域消杀220余万平方米,星夜驰援搬运涉疫物资1100余吨,积极贡献消防力量。
提升城市安全能级。对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要求,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举办开学第一课、消防夏令营,为12家街镇派出所、1000余名外卖骑士消防培训,组织4.8万余人参与线上“全民学消防”活动,推行老年群众消防安全提示,发挥“防火侠”宣传效应,推动平安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建立全市首支外籍消防志愿服务队,“蓝妈妈”“小小消防员”“社区专业消防”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校外辅导员”“守护夕阳红”“微心愿”等志愿活动百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1.2万小时。
坚持在从严管党按纲抓建中
厚植精神文明风尚
打造正规文明营区。健全队史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心灵驿站等场所,统一队站外观、标识标牌、库室设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就餐、垃圾分类、公共场所禁烟等标识标语,建设队伍文明营区。
深入推进廉洁文化。积极打造“长消清风”廉洁文化品牌,成立消防“清风跑团”,举办“清风揽明月”“清风跑长宁”“清风大课堂”
强化职工人文关怀。制定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措施,率先出台队伍职业保障实施意见,落实指战员轮休调休机制,修缮改建消防员之家、“明厨亮灶”食堂,推出每月“美食节”活动,协调解决40名指战员子女入学入园难题,举办“情定火焰蓝”联谊交友活动,队伍职业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