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陆镇持续做好文明镇创建工作,全镇上下同心协力,围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内容、挖掘文明实践特色项目等,切实增强文明镇创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掀起奋力攻坚决胜的创建热潮,汇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马陆镇位于嘉定区中部区域,东与宝山区接壤,西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镇)和F1国际赛车场相连,南与南翔镇,北与嘉定镇、新成路街道毗邻,辖区总面积62.52平方公里。马陆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创建全国文明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结构、强基础
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网格体系
01
发挥党建引领,助力组织提升
马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机制。
02
健全考核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每年以百分制的形式对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条线进行考核,并将考核作为各单位工作实绩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03
建立督查闭环,精准对标成效
为确保创建实效,镇分管领导牵头对全镇各村、社区、责任单位文明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对照创建内容和工作标准,及时形成督查结果和整改意见,针对创建薄弱环节,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出整改计划,并在规定时限内整改落实到位。
惠民生、促转型
进一步提升城乡发展综合实力
01
围绕功能核心,区域发展目标明确
新城核心区围绕远香湖中央活动区建设,加快提升研发总部、公共服务、智慧治理、生态休闲等综合功能,全力打造新城“智核中心”。新城东区产业社区围绕轨交嘉闵线站点综合开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植入高端产业功能,打造高强度开发、高密度产出、高效率运营的新城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郊野片区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丰富“马陆葡萄”产业生态,持续改善乡村环境面貌,着力打造嘉定新城后花园。
02
聚焦共建共享,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上,马陆镇不断扩容优质教育资源,辖区内目前共有学校36所,其中幼儿园21所、小学6所、初中7所、高中2所;文化上,马陆镇精心打造“远香湖论坛”品牌项目,共商共谋新城建设;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建成全市首个新型农村电影放映示范点,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政策,重点开展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群体就业帮扶。
03
明确功能定位,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马陆镇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标改造,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全力打造乡村版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探索数字赋能,以北管村为试点建成村级“一网统管”平台,逐步向精细化、网格化的乡村数字治理转变。
创特色、树品牌
进一步推动文明建设提质升级
01
对接需求导向,畅通志愿服务项目渠道
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和“马上公益”两级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多元化、专业化志愿力量服务村居社区,与瑞金医院北院、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等企事业单位结对,开展“交分课堂”“幸福夕阳”等常态化项目。镇内百余支志愿服务队,平均每年开展5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02
整合优质资源,挖掘文明实践特色项目
马陆镇深入推进宏泰园、TEEC上海中心大厦等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整合辖区内学校、医院、商业体等优质资源,孵化“火车头行动”等特色品牌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03
深化时代内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的平台作用,整合廖家礽烈士纪念馆、薛其华篾竹编织工作室、禁毒科普教育馆等11家实践指导点资源。开设公益体验、文艺体验、科技体验、实践体验等特色活动,并推出图书管理员、社区日常工作协助、志愿服务等六大类岗位,助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